值此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以仁心为炬,以专业为楫,聚焦那些在输液管与心电图间书写大爱的身影。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优秀毕业生袁春的成长故事,看护理人如何以指尖温度传递生命力量,将南丁格尔之灯淬炼成守护生命的七彩虹光——在贵州"强省会"战略引领下,这束光正照亮更多生命的希望之径。
2025年5月12日清晨七时,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二科病房内,晨光斜映在护士袁春的胸牌上。这位25岁的护理骨干俯身调整骨科牵引器的动作行云流水,"牵引角度精准到1度,疼痛指数就能下降30%。"她边操作边向家属讲解,专业术语化作春风细雨,额角的碎发被汗水浸湿,口罩上方明亮的眼睛始终带着笑意。"袁护士啊,就像我亲孙女一样贴心!"老人的感慨让袁春腼腆一笑,转身又投入到术后观察记录中。
三年前以优异成绩开启护理专业求学之路的她,如今不仅承担着科室12名实习护士的教学工作,更在2023年贵阳市护理质控竞赛中夺得专业技能三等奖,并多次荣获单位“优秀护士”“岗位能手”等称号,成为医院年轻护士中的佼佼者。从青涩学子到全能型医疗人才,袁春的成长轨迹印证着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让每一位学生获得职业成就和人生幸福"育人使命,也见证着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深度共鸣。
袁春在单位工作照
2019年秋,袁春攥着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站在智慧型护理实训中心门前满眼震撼——智能心肺复苏仪实时反馈按压数据,VR急救系统模拟车祸现场,全真手术室中学生们正演练无菌操作。“这里的设备比三甲医院还先进!”这个发现让她心跳加速,也叩响了她与现代化护理教育对话的密钥。
袁春(右一)新生入学第一天
大健康学院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内,袁春的护理生涯始于刘芳镁老师递来的值班牌:"这里没有捷径,只有汗水浇灌的星光。"模拟ICU里呼吸机参数的精准调试,VR急救舱中七轮检伤分类的极限演练,解剖图谱与脉象模拟器上刻录的血管纹理——那些与智能教具对话的深夜,最终凝结成无菌技能大赛连续四小时零误差的纪录。"她铺置的手术台,连器械抓取角度都保持教科书般的精确。"护理系主任盛莎莎的评价,揭开荣誉背后的严苛逻辑。
大健康学院智慧型护理实训中心
三年来,袁春先后取得育婴师、护士执业资格等专业认证,在中医诊疗中精研脉象触诊技巧,在老年护理中改良进口医疗设备的应用方案,如今已是医院护理骨干。教师王双始终记得她熄灯后整理器械的身影:"这是护理人刻进骨子里的职业素养。"正如袁春实训笔记所写:"燕尾帽的重量,是智能门禁记录的1364次出入里淬炼的光。"
袁春在校获奖证书(部分)
2023年,母校实训楼的智能荣誉墙上出现动人一幕:她调试呼吸机的实训影像,与学妹团队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的画面同屏闪烁。这面实时更新的数字墙,既记载着学校"岗课赛证创"体系下三千余次静脉穿刺训练数据,更映照着护理技艺从虚拟仿真到临床实战的传承——当年在VR系统中演练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姑娘,如今已将实训室习得的精准判断力应用于急诊抢救,用行动续写南丁格尔誓言的当代篇章。
大健康学院荣誉墙
袁春毕业照
"那段时间凌晨下班,实训服上的消毒水味混着眼泪,真的想过放弃。"2022年冬,在医院实习的袁春蜷在出租屋给辅导员发信息。彼时她不知道,大健康学院院长段亚平正比对"护理能力图谱",将她三年间在实训室留下的327次操作数据,精准匹配至贵阳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岗位。
袁春工作照
在贵工商,一场温暖的护航行动正在上演:护理教研室的灯光深夜未熄,老师们争分夺秒地把企业最新研发的断指再植虚拟护理训练模块装进她手机;学生发展中心的杨文华主任像急诊室绿色通道,直接连通三甲医院的护士长开通"学姐热线";最让人动容的是辅导员揣着段院长亲手拟定的《职场能量加油包》三次上门,从心理疏导到职业规划写得明明白白——这个多方托举的成长故事,正是学校入选教育部就业创业典型案例院校的"产教融合秘诀"。
袁春工作照
在贵阳寒潮肆虐的深夜急诊室,实习护士袁春面对断指的建筑工人,沉着运用"显微护理"特训技能:从精准的血管吻合到人文关怀,每个环节都透出扎实功底。当监护仪恢复平稳时,带教老师赞叹她的操作完全符合《显微护理特训手册》技术规范。"从仿真模型到真实创面,校企共建课程架起能力转化桥梁。"护士长陈玲在实习鉴定中特别写道。
袁春在手术室
2022年寒冬,贵州疫情最吃紧时,袁春主动请缨驻守高速路口核酸采样点。防护服里的汗水结成冰碴,N95口罩在脸颊刻下深痕,但某日交接班时,桌上三颗沾着泥土的大白菜让她泪目——"这是患者家属摸黑走了五里山路送来的"。这段经历被她写进护士节演讲:"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心与心的托付。"
核酸检测现场
随着疫情扩散,袁春所在科室紧急改造成新冠病区。连续值守采样点十天后,她开始持续性低烧,在第四天体温升至39.5℃时,将退烧贴藏在护士帽下准时到岗。治疗车抽屉里静静躺着的CT报告单泄露秘密——双肺散在的磨玻璃影,是护士长强行押着她检查时发现的。"科室床位全满,前辈们都在拼命,我躺着不安心。"她沙哑的嗓音裹着咳嗽声,却不妨碍精准调节呼吸机参数,给哭闹患儿扎针时仍哼着走调的《小星星》。
袁春带病工作中
最艰难的冬至夜,护目镜上的白雾凝成冰珠。袁春在抢救昏迷患者时踉跄欲倒,被护士长用肩膀稳稳抵住后背。此后的十七个昼夜,她推着治疗车在二十张病床间行走:白天俯身为老人擦拭压疮,输液时总背过身闷住咳嗽;深夜蜷在值班室,左手挂着点滴,右手整理病历。贵工商实训室里千百次锤炼的静脉穿刺技术始终精准如初,人文护理课浸润的共情力化作抚慰家属的温热掌心。
当最后一位转阴患者蹒跚着鞠躬道别时,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应和着她胸前的工牌微光。那些防护服里结冰的汗珠、治疗车上藏着的CT片、医保卡划过的寒夜,此刻都化作南丁格尔誓言在生死考场上的铿锵回响。
袁春工作照
正是这般淬炼,让袁春在2023年护理质控竞赛中一鸣惊人。当评委惊叹她方案里苗医药热敷技术时,她举起磨破边的笔记本:"这里有128条护理箴言,是贵工商的老师们巡查时传授的。"这份凝结"民族医药+现代护理"特色创新方案最终斩获三等奖,而她开发的"术后心理晴雨表"已在全院推广,使骨科患者住院周期缩短2—3天。
袁春在单位获奖证书(部分)
如今在外二科,这位00后教学组长正指导学弟妹操作中医艾灸:"当年段院长带我们上山采药,夏鑫老师手把手教穴位辨识,现在这些技艺能让老人笑着做康复。"她的治疗车上总放着两本笔记:泛黄的《职业能量手册》记录着院长查房时的叮咛,崭新的《ERAS实践日志》写满主任会诊时的建议。从胸外创伤监护到泌尿微创术后护理,从"全院一张床"协调到ERAS项目推进,她将校企共建课程中的"精准滴灌"理念化作临床实践,让学校97%的优质就业率有了生动注脚。
袁春工作照
"吃读书的苦,是为了让患者少受苦。"每次指导实习生时,袁春总会重复辅导员冉月芳当年的叮嘱。5·12护士节这天,她特意穿上学校的护士服重返母校,将三年临床经验凝练成"骨科ERAS护理五步法",在护理实训室为学弟学妹现场演示。那些在深夜背过的解剖图谱、在模拟病房磨炼的"三查八对"铁律,如今化作患者床旁精准的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
从稚嫩学子到教学组长,袁春始终带着那本辅导员赠送的《南丁格尔札记》。书中"以父母之心育人"的赠言,被她转化为"以赤子之心救人"的实践。当她将首个工资红包寄给父母时,附上了冉老师送的那本书,扉页上"以父母之心育人,是我们对生命的承诺"的笔迹,与三年前别无二致。
袁春与辅导员冉月芳聊天记录
木棉树下,袁春望向实训楼彻夜不熄的灯光。这个曾战战兢兢练习静脉穿刺的姑娘,如今带着母校赋予的专业与温度,将"仁爱精诚"星火播撒在病房每个角落。"我们捧着的不仅是治疗盘,"她轻抚札记泛黄的页角,"更是无数家庭托付的生命期待。"夜色中的实训楼灯火如炬,恰似那盏永不熄灭的南丁格尔之灯,照亮一代代护理人的前行征途。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人文浸润、技能筑基"融入护理人才培养。智慧型护理实训中心闪耀提灯精神的光芒——静脉穿刺的精准度丈量产教融合育人精度,标准化病人反馈的温度校准现代学徒制育人维度。从模拟病房跃动的心电图到基层播撒健康火种,护理学子以仁心为舵、技能为帆,在"健康贵州"建设中践行南丁格尔誓言——他们既是医疗改革浪潮中的生命守护者,更是新时代护理使命的温度诠释者。(杨蓓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