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通栏.png

关闭
搜索
|

副本_篮球赛事宣传简约风公众号首图__2025-01-30+23_05_37.png

非遗活化的苗岭样本:毛鹃与雷山银球茶的守正创新之道
来源: 商业品牌网 ·  作者: 贵州茶香 ·  2025-05-19

非遗活化的苗岭样本:毛鹃与雷山银球茶的守正创新之道

在贵州雷山县的云雾缭绕间,一片片翠绿的茶园铺展在山峦之上,这里孕育着一种独特的茶叶——“雷山银球茶”。而将这一地方特色茶品牌带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是一位苗族女性——毛鹃。作为贵州省雷山县毛克翕茶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毛鹃不仅传承了祖父毛克翕的制茶技艺,更以创新思维和坚韧精神,让“雷山银球茶”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

传承:从公务员到茶企“掌门人”

1985年出生的毛鹃,是地道的苗家女儿。她的祖父毛克翕是“雷山银球茶”的创始人,早在1980年代就带领村民垦复荒芜茶园,研制出独具特色的球形茶。2017年,已在雷山县旅游局工作10年的毛鹃,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公务员职务,回到家乡接手家族茶企,成为第三代“掌门人”。

非遗活化的苗岭样本:毛鹃与雷山银球茶的守正创新之道

“我喝的第一口水就是银球茶水,它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毛鹃说。她深知,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品牌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为此,她学习茶艺、探索市场,甚至亲自参与产品包装设计,将苗族文化元素融入茶叶包装,让每一盒“雷山银球茶”都成为苗族文化的载体。

创新:让传统茶业焕发新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毛鹃敏锐地察觉到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她带领团队改进产品包装,推出精巧时尚的礼品茶,利用“互联网+”的方式通过短视频、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2024年,公司年产值突破2600万元,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户发展茶叶种植,解决2000多人就业,真正实现了"人均一亩茶"的产业目标。

非遗活化的苗岭样本:毛鹃与雷山银球茶的守正创新之道

此外,毛鹃还推动“茶文旅融合”,将茶园打造成景区,让游客在品茶之余,也能体验苗乡风情。她说:“茶是主题,文化是灵魂。我们要让雷山银球茶成为黔茶文化的‘绿色使者’。”

担当: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女性企业家,毛鹃特别关注妇女就业问题。公司通过“巾帼基地”建设,为当地女性提供采茶、制茶、包装等岗位,其中银球茶巾帼车间吸纳80余名女工,采茶季更是带动870多名女性就业。

非遗活化的苗岭样本:毛鹃与雷山银球茶的守正创新之道

在党建引领下,毛鹃积极践行“万企兴万村”行动,将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她常说:“企业要有责任和担当,要把更多的利益留在村子里,让茶农安心做好茶产业。”

出海:让贵州茶香飘世界

近年来,毛鹃带着“雷山银球茶”走出国门,先后亮相阿联酋迪拜、西班牙、澳大利亚、韩国等国际展会。外国茶友对贵州茶的独特风味赞不绝口,许多海外华人超市也纷纷抛出合作橄榄枝。2024年,“毛克翕”品牌价值评估达1.14亿元,成为贵州茶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非遗活化的苗岭样本:毛鹃与雷山银球茶的守正创新之道

“茶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的纽带。”毛鹃说,“我希望通过茶,让世界了解贵州,也让贵州茶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从苗岭深山到国际舞台,毛鹃用她的坚守与创新,让"雷山银球茶"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她的带领下,这片小小的茶叶不仅承载着苗乡人民的致富梦想,更成为贵州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她将继续书写属于这一代茶人的辉煌篇章,让贵州茶香飘得更远、更久。

来源/黔东南微报

微信图片_20250410120259.png

品牌推广

微信图片_20250425231647.jpg

品牌推广

科创节.jpg

品牌推广

ab6b4cd3961517dcbd39161275e91a07.png

品牌展播查询

品牌展播查询.png

微信小商店

微信小商店

微信视频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