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通栏.png

关闭
搜索
|

365.png

“脸子”——屯堡文化的标志符号
来源: 安顺文化旅游 ·  编辑: 李小孟 ·  2021-04-20

“脸子”

“脸子”, 即是地戏面具。但是,为何屯堡人一直称其为“脸子”,而不叫“面具”?

“脸子”——屯堡文化的标志符号

“脸子”——屯堡文化的标志符号

屯堡人一直把面具称为脸子,这不是一个偶然。为了进一步弄明“脸子”这一传统称呼的来龙去脉,最早研究地戏和安顺屯堡的专家沈福馨、帅学剑、地戏传承人詹学彦(国家级地戏传承人)、胡水福(省级地戏传承人)均接受过采访。

沈福馨——在我调查的时候,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但还是没能搞明白,应该是一种习惯叫法吧。

帅学剑——脸子是屯堡人对面具的称呼,从原始涂面转换而来,是一个种类,就这么简单。

詹学彦——地戏是傩文化的一种,属于军傩,脸子也是面具,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称呼,至于什么时间开始的,为什么这样叫谁也不知道。

胡永福——面具戴在脸上,所以叫脸子。

听了专家和传承人等前辈们的介绍,都说脸子是屯堡人的,却似乎追寻不到脸子的出处和缘由。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屯堡文化在安顺已有了600多年的历史,受环境和知识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势必会有差异与变迁,文化失传也同样在所难免。时光已经不会倒流,我们无法追寻最先的缘由。从单一的层面也无法对屯堡人叫面具为“脸子"的成因进行诠释。但是,屯堡文化是种历史形成,特别是作为一种族群象征的文化符号,它本身积聚的,就是一个族群文化极强的内部凝聚力。文化符号有着独特的魅力,不管年代如何久远,人们对文化符号的关注总是倾注着激情。

“脸子”——屯堡文化的标志符号

屯堡文化之所以以“脸子”为符号,主要是因为……

傩面具古代称其为“魌面”“魌头”,为四只眼睛的面具。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先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着迷惑和畏惧,以为是鬼怪在作祟,所以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戴着面具、跳着凶猛而激烈的舞蹈向鬼怪发起反击,以此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先民们用涂面麻痹猎物获取猎物的形式,随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后来逐步形成纸面具、布面具、金属面具、木雕面具的表现形式。这些面具不是都像先民们那样是为了求存,后期的面具更多的是以祭祀、娱乐为主要目的。

“脸子”——屯堡文化的标志符号

屯堡地戏属于傩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黔中这块特殊的腹地环境下孕育出了地戏这个古老的文化。地戏演出时,戏友们头顶面纱,佩戴着彩绘木雕面具,面具挡住脸部,从而达到人到神的转化。在屯堡人的精神世界里,所有的屯堡人都是神灵保佑的对象,因此屯堡人是正神之下的子民,传达着神的旨意,演绎着神的威武,驱逐着邪思的鬼怪以及病灾。

资料来源:安顺屯堡文化汇

绿色.jpg

品牌推广

微信图片_20230922155520.jpg

品牌推广

财经峰会.jpg

品牌推广

ab6b4cd3961517dcbd39161275e91a07.png

品牌展播查询

品牌展播查询.png

微信小商店

微信小商店

微信视频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