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收官之年,今年被视为工业互联网产业承上启下的一年。行业已经由夯基垒台的起步期加速转入规模化应用落地的新阶段。整体产业规模达1.2万亿元,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推动企业内外网络改进升级,工业互联网逐步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近日,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计划》,围绕政策体系、基础设施、创新体系、融合应用、产业生态等方面提出11项重点行动,54项具体措施,进一步为工业互联网产业未来的发展定调。《工作计划》指出要进一步深化“5G+工业互联网”发展,打造5G工厂,制定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升级版工作方案,推动不少于3000家企业建设5G工厂,建成不少于300家5G工厂,打造30个试点标杆,发布首批5G工厂名录,编制典型案例集。近年来在工业领域,柔性化、协同化、远程化场景逐渐丰富、需求日益迫切,尤其在工业流程上云、联网的大背景下,网络的稳定性将会面临巨大的考验。5G的体验速率可达4G的10倍,连接数密度是4G的50倍,空口时延是4G的1/5,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可赋予工业场景高可靠、低延时、抗干扰的特性,与工业互联网具备极高的适配性,可有效推动工业制造向工业“智”造转变。截至3月底,国内已新建5G基站13.4万个,今年目标新建超过60万个5G基站,有效助力面向企业厂区、工业园区的5G网络覆盖。在标识解析方面,《工作计划》提出要推动各地、各行业建设二级节点累计超过300个,标识注册总量突破4000亿,日均解析量1.5亿,企业接入数量30万家,上线递归节点不少于20个。同时,加速标识规模应用推广,深化标识在各行业、各环节的规模化应用。“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将推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稳步、持续扩大。能源行业是今年工业互联网工作的重点行业之一。《工作计划》明确,完成能源行业信创云建设,完成行业典型业务系统云端迁移,提供正式运行服务并进行行业推广。建设完成国家级能源行业大数据分中心,实现国家中心与行业分中心之间的数据资源的高效流通。实现能源行业50个以上高质量工业APP的培育或孵化,能够为工业APP开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体系。不仅是能源行业,过去数年来,工业互联网的推广可简化为“一纵一横”。纵向上,不断深化技术应用,扶持企业建设产线级、车间级、工厂级等不同等级5G全连接工厂。其中,产线级着重在单一生产环节、业务单元的设备连接、数据采集和5G融合应用创新方面能力建设;车间级重点在多产线之间协同生产、数据打通,以及集成创新水平提升等能力建设;工厂级则强调在跨车间、跨层级的互联互通,全面提升生产、运营、管理等能力。目前工业互联网在视觉质检、智能仓储、质量追溯、智能排产、精益生产等8个场景中的应用占比超过50%,在优化工艺、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等建模分析类场景的使用占比也在大幅提升,范围逐步从龙头企业向全行业覆盖。横向上,不断拓展应用边界。考虑各行业技术特点、产业现状、转型需求等差异,重点推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电力等10个重点行业和领域率先建设,并鼓励自动化水平高,数字化、网络化基础好的企业加快开展探索实践。同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广大行业企业和产业链相关企业探索多元化、可推广的商业模式。随着《工作计划》的推出,产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颗粒度持续细化。不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产学研用金各方的协同努力。从制造到“智造”,需要做好打团体战、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