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在浙江。”浙江是南戏的发源地,戏曲种类众多、土壤丰沃,共有18个剧种、58个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声腔和曲牌,有的抒情优美,有的粗犷奔放,有的古朴典雅,以其独有的美学品格在浙江文化遗产中熠熠生辉。
很多已被改编成闻名中外的名曲,比如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民族歌曲《采茶舞曲》、大型交响曲《社戏》等,都是以浙江戏曲音乐元素为基础创作而成。曲牌是剧种的基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面临着老艺人年事已高、传承人群断档等流失危机,戏曲曲牌抢救工作已经到了非做不可、迫在眉睫的地步。实际上,民间的曲牌每天都在流失,再不下狠心,就来不及了。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展全省戏曲曲牌抢救工作,大力推动戏曲传承发展,助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此次戏曲曲牌抢救工作是我省近年来规模最大、地域最广、要求最高、最为专业的一项戏曲传承保护工程。
首先是摸清家底。要全面开展曲牌搜集,全面掌握各剧种曲牌,特别是一些古老剧种和散落在民间的优秀曲牌,曲牌分布零散、保存条件较差,流失的风险大。只有摸清家底,拿到第一手数据资料,建成全省传统剧种曲牌库,才能为传统戏曲的复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级联动开展全面调研。组织全省39家国有戏曲院团、600余家民营戏曲团体、14000余名演职人员,对我省18个剧种、58个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进行详细梳理,实地走访老艺人,推进全覆盖,彻底摸清每个剧种独具特色的声腔曲牌底数。
如何做到全省一盘棋,关键在于规范标准的统一。只有曲牌抢救工作步调一致,才能达到戏曲音乐黄钟大吕。坚持标准化,组织全省曲牌抢救工作集中动员培训,对标准制订、质量把关、资料整理、档案建立、著作出版等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一规范,明确器乐类、人声类曲牌收录方法,确保原汁原味,古色古香。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搭建工作班组,落实专门人员,在所辖范围内组织寻访民间老艺人,邀请他们将所会的曲牌口唱出来,有能力的地方要先进行录音,并由音乐干部记录下来,由各地文化馆汇总后,报送浙江音乐学院。由浙江音乐学院赴当地或邀请老艺人到杭州进行录音、录像。
从省厅到各地文化机构,从浙江音乐学院到文化馆,相互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形成闭环,保证戏曲曲牌没有遗漏。
借力数字手段。针对不同乐队编制、不同表演方式,通过多声道录音、多机位录像、电子化打谱等方式,全面、真实、清晰记录曲牌资料,建立“数字曲牌库”,实现便捷化检索、具象化再现。
开展曲牌抢救是对我省戏曲发展瓶颈的一次全面体检。搜集整理曲牌的过程,就是对制约戏曲传承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探究分析的过程。找准戏曲音乐工作后继乏人、戏曲音乐趋同倾向、流行新唱段数量缺乏、年轻观众难以培养等问题的症结所在,破解发展矛盾,探索多元发展路径。
接力传承创新。这次曲牌抢救,不仅是为了保护戏曲生态的完整存续,更是为了发掘新时代戏曲理论研究、精品创作的艺术富矿;不仅能及时抢救一批濒临消亡的珍贵曲牌,更能由此引起各界对戏曲音乐重要价值的重新认知。实施浙江戏曲音乐保护传承行动,力争以挖掘出的优秀曲牌为基石,创作出体现新时代浙江风采的传世新作。
浙江传统曲牌是浙江的共同财富。在完成曲牌普查记录任务汇总后,要编书,要建立数据库,要开展学术研讨,要开展创作应用,要聚焦成果转化,要保护好知识产权等等,所有成果要全省共享,为抢占舞台艺术高地贡献力量。
此次曲牌抢救工作涉及全省众多剧种、非遗项目、戏曲院团、文化馆站、社团组织,工作千头万绪、浩如烟海,必须加强统筹协作,强化工作责任,确保任务落地做实。
一是构建专班推进机制。成立浙江省戏曲曲牌抢救工作小组,厅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相关处室协调指导,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具体实施。18个市县和35家艺术单位成立相应工作小组,建立戏曲曲牌目录和抢救工作人员花名册,明确责任分工。邀请5位专家组成顾问团,提供专业化指导。
二是明确路线图。详细制定《浙江省戏曲曲牌抢救工作表》,初步确定2022年7月完成曲牌收录,12月底完成曲牌打谱、校对、注释、视频剪辑。浙江音乐学院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等12家院团签订工作责任书,确保用1年左右时间,如期完成曲牌抢救任务。
三是构建晾晒考评机制。强化曲牌抢救工作考核激励,实施数字化监督管理,每季度进行工作晾晒,及时发布抢救性成果,并与表彰、评奖、宣传等综合性工作挂钩。编制信息简报,建立全省“钉钉群”,营造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是构建工作保障机制。将曲牌抢救工作列入全省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艺术单位2022年度重点工作范畴,优先列入年度预算编制,提前做好必要人员、车辆、影像设备准备。
褚子育厅长在全省戏曲曲牌抢救工作培训班上要求,无论是担负协调指导工作的指挥员、联络员,还是从事具体抢救工作的编导、指挥、作曲、演奏员、演员等专业人员,都要本着严谨细致的专业精神和勇于担当的职业操守投入抢救工作中去,向历史负责、向未来负责,给后人留下一份演奏演唱完整、录音录像清晰、记谱记录严谨的“数字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