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奇绩创坛
随着中国进入技术驱动的时代,我们创造价值的方式都将发生变化,那么,我们要如何洞察技术创造价值的趋势呢?我们都在谈“价值投资”和“创造价值”,价值的本质是什么?每个大企业和经济实体都在积极推动数字化,数字化创造价值飞轮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作为今天的时代主力军,无论是创业、择业还是做科研,我们都面临着时代更迭带来的巨大机会,那么,我们要如何去把握这些机会呢?
近日,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博士在奇绩创坛举办的一系列招生宣讲活动中,做了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对这些问题的观点,以及他分析时代大盘的思考方法。
本文是以陆奇博士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为主整理出来的内容,具体如下: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用技术创造价值,用行动把握机会”,今天中国创新创业格局下有很多机会,抓住机会的核心是洞察趋势和行动导向。
做任何一件大事,永远是深度洞察、抓住机会、行动导向。
另外从创业的角度来讲,生态特别重要,我会和大家介绍奇绩创坛如何通过奇绩创业营,跟大家一起合作建立生态,与创业者进行协同互动。
“中国+技术”是历史性市场机会
一、中国进入技术驱动时代
首先,对创业者来讲,需要洞察大盘的格局。今天中国创新已经处于不一样的格局,去年(2020年)是一个分水岭。
因为人类历史基本上是由黑天鹅事件决定的,小概率事件影响很大。2020年的全球新冠疫情使得本来可能是三十年、四十年之后发生的事情,全部拉近加速了,四大核心趋势被拉得很短。
第一,数字化的社会基础。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已经无法想象在没有数字化的社会基础上工作和通讯等。
第二,开拓生命科学新前沿。任何现代经济,都有国防作为基础,国防过去是防人,未来是防看不见的敌人(如病毒),同时,生命科学本身也在高速发展。
第三,可持续能源。人类历史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状态,能源已经没有办法按照原来的结构持续下去,从我们能够看到的整个工业大局而言,未来十年最大的产业很有可能是可持续能源带来的产业。
第四,全球中心向亚洲转移,不光是经济中心,科学中心和创新中心也在向亚洲转移。
这四个大趋势被拉得很近,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中国过去40年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开放市场”在驱动。
接下来几十年中国的发展主题毫无疑问是“中国+技术”,这里面有多个驱动因素:
第一,中国必须自建核心的技术生态,这一点很清楚。
第二,科学本身在高速发展,进入新的发展范式,和创业创新分不开,我一会儿会讲我们的观察和想法,包括为什么大学、科研和创新创业的关联度越来越紧。
所以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毫无疑问是“中国+技术”,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来讲,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市场机会。
举一个例子,奇绩创坛的投资机构LP之一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他们投我们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中国+技术”。这个盘子是否很大?是。在这个大盘里面,像YC这种模式会不会成立?会。像陆奇这样的团队是否值得投?是。逻辑很简单。
同时,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盘很重要,包含需求、供给、流通等基本要素;消费升级,中国在消费端,需求在往上走,品牌有溢出性,大家都懂新消费的机会;城市化还有二三十年要做。
人口结构有挑战也有机会;多元化阶梯结构很重要。这一点,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没有这个概念,在中国工作一段时间才有所理解。几年前美国前财政部部长 Larry Summers,原来是哈佛大学校长,他找我讨论一个问题。中国人均收入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中国为什么有全球一流的互联网公司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呢?我当时没有完全思考清楚,但是事后我觉得答案是这样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是阶梯性的,中国的第一梯队和美国差距不大,不少高科技公司甚至和美国同类没有太大的区别。
对创新而言,中国的阶梯性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在美国这种体系长不出美团,长不出拼多多等,原因在于它的劳力结构和产业结构:比如美国的农业都已经工业化了。北美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像世界上其它地区,从农业到工业,再到现在技术驱动时代。中国的创新溢出到北美之外的地域更容易,中国出来的创新结果更容易去东南亚、欧洲、非洲、拉美等。在市场环境上还有新基建和“十四五”,以及“双循环”这个大盘。
总体我们可以有逻辑地讲,中国今天的大盘从创新的角度来看有非常独特的机会,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机会充足的时代。
读懂大盘,就要做符合时代属性的事情,那就是技术驱动。
二、技术驱动时代,如何分析未来趋势
技术永远和需求挂钩,技术驱动,需求拉动,同时用市场加速,这是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
如果是技术推动,就和产学研分不开。在一个不是技术推动的经济下,其实大学、科研机构和主流的企业关联并不强,大学归大学,企业归企业。
但如果是技术驱动,它们的连接则很紧,核心是一个闭环,从政府开始,用政策投入支持大学、研究机构做基础建设,然后有一个早期创业创新生态,让这些创业公司无处不在地、从零到一去追求技术商业化的机会。
在这个闭环中,创新创业是很特殊的一点,它是一股力量,无处不在。任何一个可商业化的机会都有人驱动,从中就会长出一些主流企业,他们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商业价值,产生更多的税收给中央政府,各级政府再支持科研,这是一个大的闭环。
在这个闭环当中,产学研的关系需要紧密连接,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和创业生态。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更多更大的机会,但是从技术到商业价值的路径更长更复杂,关键是洞察,看清楚未来的方向,用行动来把握住机会。
如何来洞察?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思考的体系。如何看清未来?从技术到市场商业价值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如何用一个清晰的方法帮助我们每个人都看到未来,看得很深,看得很远,从而去把握好这个机会?
洞察未来,起点要认识本质。价值的本质是什么?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有了对本质的认识之后,我们可以先看结构:结构是一个复杂体系里面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稳定关系;然后我们再看发展体系,它是形成新现象的机制;然后再看趋势,它是通过驱动力形成未来状态。
这里要讲趋势,必须知道驱动力。人的驱动力永远是不断地追求知识和财富,人类整个历史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断追求知识和财富。
需要指出的是,财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通用能力。
基于这些,我们来判断“技术如何创造价值”?
洞察技术创造价值的趋势
一、分析框架:洞察技术创造价值的未来趋势
|价值的本质是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
很多人都在说价值投资,或者创立一家有价值的公司,那么价值的本质是什么?我看了不少关于价值的讨论,发现很多都是用价值定义价值,是自循环。
定义价值,我总结自己目前的思考,我认为价值本质上是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现在和未来通过市场来持续满足用户和客户需求的能力”。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1)用户和客户在市场上有区别,他们未必是同一个人,客户是付钱的,用户是使用者,他有可能付钱有可能不付钱;(2)价值的本身是满足用户和客户需求的能力,本质是一种能力;(3)它是“现在和未来”满足需求的能力,它必须具备持续性;(4)它必须通过市场。这个定义里面缺一个字都不是价值。
简单举例来说,如果你有一个工厂,或者你有一个研究机构,你在持续打造未来满足人类需求的东西,那你就有价值。这是价值的本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人类需求去做。
|技术的核心是用信息来组织能源转化,满足人的需求
技术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我先讲技术的本质,很多人对技术有认知上的误区。
第一,它是基于自然现象
第二,它有相应的科学理论可以解释这个自然现象
第三,它有一个信息过程,它是可编程的。
第四,它有一个能源转化过程,它同时是可执行的。
第五,用信息来规划能量转化,去满足人的需求。不管是生物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都是能源转化,没有别的途径。
总结一下,技术的内核是用信息+能源去改变自然现象,满足人类需求。技术和人的需求是分不开的,这是技术的核心结构体系。
|技术创造价值的关键:用长期主义把握好价值创造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
技术的发展体系永远是从科学中用科学的理论开发技术,同时技术也在经济开发体系里面创造新的财富。价值的发展体系是经济体系,比如市场,市场是一个财富创造体系,它让技术在这个体系里面更好地找到需求来落地。
这里大家需要想清楚的是,价格和价值是两件事情:
- 公司的价格是在某种市场环境下对价值的评估,比如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
- 公司的价值是满足需求的能力,现在和未来通过市场来持续满足用户和客户需求的能力。
要做好一家创业公司,要真正创造大量的价值,必须坚持长期主义。因为市场环境永远在变,但不变的是“人类的需求是否被满足”,所以技术创造价值的核心关键是长期主义。
要做好一家创业公司,我们要长期持续关注“我(是否)在满足越来越多人未来的需求”,要做一个价值越来越大的公司。
我们也需要把握好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因为不融资,不在市场上做商业交换公司就不能持续。我前面的定义,有价值的东西必须能够持续地满足人的需求,要持续的话,必须在价值和价格之间做转化,不管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
二、技术驱动经济发展的结构、体系和趋势
接下来我们用前面讲的方法论仔细看一下历史,根据历史看一下我们今天面临的发展机会。
我们来回顾下人类的历史,上面这个图片,竖轴是经济体系的规模,横轴是时间。
首先,人类发展的历史主要是由通用技术发展而驱动的,技术的结构核心是信息和能源之间的关系;我们讲技术,最关键要看的是用什么样的信息结构做什么样的能源转化,别的都不重要,决定一切的是能源转化过程和信息的结构。其次是经济发展体系,人类历史上有三个财富发展体系,它都是由能源和信息的结构所确定。
| 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体系
经济发展,核心要看我们的发展体系的它内在结构是怎样的,是1+1=2的体系,或者1+1>2的体系,还是今天我们处于的1+1>4的体系。数字经济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是1+1>4的体系。这是逻辑可以推演和分析出来的。(注:这里的 1+1>2 和 1+1>4 的比喻是借鉴李录先生的有关演讲和文献)。
农业时代(1+1=2)
农业时代,能源主要是太阳能,能源转化是光合作用,需要一定的土地、化学成分如氮和磷等。能源是免费的,转化过程也简单,因此信息结构也简单,从而导致人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劳力。农业时代有几千年,它是一个很扁平的增长曲线(如上图中的橙色曲线)。
需要注意的是,工业时代并没有取代农业,工业时代带来更多的工具,比如施肥和除草,把农业做得更好,信息时代也可以把农业做得更好。
但农业本身核心产能是土地,就算把世界上所有的聪明人都给你,但如果你只有两亩地,那也只能产两亩地的量。所以农业时代都是控制土地、瓜分土地的历史。产出过剩比较少,因此交易简单,没有一个复杂的开放市场。因此农业时代是 1+1=2 的市场,产出与核心产能(土地)的关系基本是线性的。
工业时代(1+1>2)
工业时代的起步是能源变革,人类开始使用化石能源,它的载体是电。工业有三个不同的阶段,主要是能源转换效率不一样。
工业1.0是机械设备转换能源,2.0是电气设备转换能源,3.0是电子设备转换能源,转化效率层层递进。工业4.0会很不一样,主要是信息化和数字化驱动。
工业时代,由于需要设备来转化能源,人做的工作变复杂,信息过程也更复杂,需要流程。那个时候诞生了大学,工程师、科学家成为职业,因为人类社会需要大量的技能如工程师、裁缝、厨师、律师等分工合作。
工业从18世纪中开始到今天,三百来年的时间,这一条曲线(上图绿色曲线)发展非常快,它的核心产能是人的技能+厂房设备。工业时代经济发展更加迅速,它是1+1>2的体系。为什么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是做鞋的生意,一个工厂可以产出一定量的鞋子,再给一个工厂,产出的鞋子不是单纯2个工厂加起来的量,而是更多。亚当斯密分析了,原因是分工和交易。分工以后,有人专门做鞋带,有人专门做鞋底,每个人更聚焦,效率也更高,产出也更多。交易会给上游和下游带来更多机会。
信息时代(1+1>4)
我们今天正处在信息时代,对应上图中蓝色部分。起点是上世纪中叶,人类发明了通用计算机,它可以高效地处理信息,用计算来模拟和预测,设计如何更快更好满足人的需求;它能用很少的能源、很短的时间更高效地产生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条蓝色曲线涨得越来越快,因为它是一个 1+1>4 的发展体系。
首先,信息时代的核心产能不再是人的技能和设备,而是人才(研发和市场)+ 技术(资源快速组合),为什么是1+1大于4?用以上同样的例子来回答,当一个工厂规模扩张为两个时,更多的知识在沉淀,尤其是通过数据和软件;数据让我们更多更好地了解需求,软件驱动让我们更快更有效地满足需求,因此产出相对于核心产能是一个多重超线性增长的关系。
二十年前,市值高的公司是工业时代的巨头如汽车、石油企业等,现在大多是数字化时代的领头公司,接下来数字化的公司会更多。创业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一定要尽量站在蓝色曲线上做。我们要做得越来越多的是用数据和软件来做。数字化本质上是辅助、扩充、替代甚至超越人的能力,有很多产品,比如说内容推荐、电商平台等,数字化能做的事远远超过人的能力,它们的产能会越来越大。
| 科学发展进入第四范式
回顾历史,我们也要关注科学发展体系的演化,科学的发展有四个范式:
第一范式:科学的第一范式是经验主义和人的深度思考,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在农业时代也有很多发现。
第二范式:工业时代,科学的发展进入第二范式,以系统化的实验和分析为主,从伽利略开始,科学家和工程师开始成为一个职业,有组织地来做科研,大学也在这个时期形成。
第三范式:科学的第三范式是系统性的理论辅助于计算模拟。
第四范式:科学的第四范式是数据驱动,通过数据和算力来探索前沿。
科学发展今天逐步进入了第四范式。进入第四范式后,科学和商业化其实分不开,比如说,数据从哪里获取?在大学里面怎样获得数据?国内研究数据从哪里来?大量的数据只能通过大量商业化的行为获得,所以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又不一样,拉得越来越近,迭代的闭环越来越紧凑。
对创业者尤其是技术驱动并有远大抱负的创业者,我们需要关注科学发展体系演变所带来的机会。今天的全球主流科学发展体系是由Vannevar Bush 1944年《科学无尽的前沿》所提议的,核心有几点:
- 大规模建立研究型大学,让研究生和教授一起推动科研
- 研究型大学大量驱动工程性研究,不纯是基础研究
- 建立大量的国立实验室
- 政府出资,科研方向以科学家自导为主
在新的科学范式下,这个模式已经越来越不够了。
今天的科学前沿逐步由一些大厂和新一代研究型创业公司在驱动。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引领信息科学的是谁?不是斯坦福、MIT等高校,而是谷歌、微软、亚马逊、阿里、腾讯和字节等一系列的大厂。今天站在人工智能最前沿的不是大厂,而是 OpenAI 和 DeepMind(DeepMind 虽然在谷歌里面,但它本质上还是个独立的创业公司)。同理,今天引领商业航天的,不是波音,NASA,而是以 SpaceX 为代表的商业航天创业公司。
为什么一个研究型的创业公司能够引领前沿,因为在今天这个时代,你只要有顶尖技术,有一个大的idea,有能力有抱负,就有机会获得大量的资本,并跑在前沿。这是我们在场每一位的机会。
| 全球地域经济的发展
农业时代,经济主要在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域,基本上到处都有。工业时代的第一阶段发生在英国,因为当时的力学、机械学、早期的物理学研究最多且传播最广的是在英伦三岛。工业2.0在德国等欧洲大陆,3.0到美国等北美地区,美国过去几十年基本上垄断了科研的前沿。
但是现在,这个前沿有可能向亚洲转移。一方面是经济中心显然在向亚洲转移,另一方面,当科研进入第四范式时代,产业体量大、人才集中的地域有机会驱动新一代科研型创业公司,驱动科学更快地发展。
三、数字化驱动经济发展的结构、体系和趋势
讲完历史和发展趋势后,接下来讲一下今天核心驱动历史发展的主流——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数字化为什么重要?数字化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内在结构、发展体系和趋势是怎样的?
| 什么是数字化?
首先讲讲什么是数字化,我认为数字化有它稳定的结构。数字化的内核永远有六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但是它始终围绕人的需求,数字化某种程度上是人性化。
数字化的起步是针对某一种人类需求,获取信息、 表达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最后交付信息,这是数字化的核心。
第一是获取信息,我们需要有感知能力,因此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
第二是表达信息。今天大部分的信息是用符号和文字表达的,深度学习的革命本质是一种表达的突破,不再用文字符号,而是用基于浮点的重叠向量,这一下子打开了新一代感知和各种各样计算的可能性。
第三,表达之后要存储。信息可以写在纸上,今天是存储在磁盘,以后可能是放在基因里面。
第四,传输信息,要满足人的需求,信息往往需要覆盖一个地域,覆盖一个国家,覆盖整个世界等。
第五,处理信息,用算力解决一个任务。赫伯特·西蒙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获得图灵奖和诺贝尔奖的人,他有一个非常系统化的理论解析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任何人的需求、问题,都可以设计一个任务通过计算来解决。
第六,交付信息,就是把计算结果交付给人,去满足我们的需求。今天大量的信息交付是在屏幕上输出给人去读,越来越多的交付是直接去控制一个设备,甚至直接去控制一个生命体系等。
我们再往外看一层,获取信息就是获取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有了信息之后,我们得满足人的需求,需要一个模型知道该用什么样的任务去满足人的需求,我们把它叫算法,有了算法之后还得去计算,就要算力,今天用硅,以后可能是别的方法。
计算的本质就是在一种系统架构上,用很少的人员、很少的时间去模拟、设计、测试如何满足某种需求,最终把这个信息算好以后交付。
这里连接一切的是软件,软件是媒体,核心是数据、算法、算力、人的需求和任务。这是数字化的真谛,它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延伸,为人的需求而起,帮助人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满足需求。
| 数字化开启了极为高效的价值增长飞轮
前面我们分析了数字化是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延伸,它的进程势不可挡,我认为数字化进程还会继续加速。
数字经济时代,基本上都是大的平台驱动, 比如PC、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和云等。一旦有了平台以后,它有一个稳定的软件的抽象层次,可以写软件,同时针对这个软件它往往有个硬件架构,比如x86、ARM、RISK-V等,它的效用很神奇,可以解释为什么1+1>4。
第一,算力成本越来越低,也就是摩尔定律,每隔18个月,密度增加1倍,成本下降,所以供给端越来越便宜。这就是为什么数字化技术驱动型的经济,往往会是商品越来越便宜。
第二,软件驱动,它可以快速迭代,很多软件产品每两周迭代一次。数字化生态跟物种一样,进化速度快的物种生命力更强。
第三,数据沉淀,每一次调用软件或硬件,都有数据沉淀,数据里面承载的是对人类需求的理解和满足需求的任务的理解,数据沉淀就是知识沉淀。
第四,社会生态网络协同。在工业时代,如何协同?在工厂里面,主要是内部协同和上下游协同,今天则是整个社会协同,它的效率远远超过工厂。假如我是做鞋的,我知道谁穿我的鞋,谁卖我的鞋等等;我有客户数据,我可以做产品设计、物流、客服和支付上的协同,把他们综合在一起。
数字经济是极为高效的增长模式,成本不断地呈指数下降,迭代越来越快,数据沉淀越来越多,更多的需求理解,协同不是在工厂里面协同,而是整个社会来协同,它是一个极为高效的价值增长飞轮。
简单总结一下,为什么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做数字化转型,为什么数字化这么重要?本质上是把 1+1>2 的经济变成 1+1>4 的经济。关键是怎么做?如何推动数字化的进程?
| 数字化进程的结构、发展体系和趋势
数字化的进程有规律可循,有它的结构、发展体系和趋势。
数字化的结构是什么?数字化永远是平台驱动的,平均每隔12年左右有一个新的计算平台,历史上都是这样往前走的。
这个平台的结构包括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交互能力,后台是计算规模,它的发展趋势和驱动力是数字化覆盖的宽度和深度。
比如说PC时代,代表企业包括IBM和微软。我在微软工作了八年多,微软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它数字化了企业办公室的桌面:文档,企业的信息管理和流通,本质上它是一个鼠标键盘公司,但是造就了一个4万亿美元的产业生态。
接下来,移动互联网时代,代表企业是苹果、三星、谷歌,他们数字化了什么?是人社交通讯信息和人的日常行为,出行、支付、社交等。
人工智能时代,物理世界和数字化世界融入一起,所以它的驱动力就是数字化的深度融合,然后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往下走,大概12年左右,这是数字化发展的趋势。
四、技术发展的(无尽)前沿:结构、体系、趋势
如果我们把数字化和其他前沿的科学技术合在一起,那就是下面这张图,它的结构、体系、趋势都在这上面。我们先讲一下数字化目前面临的前沿,今天数字化的前沿非常多维度,有三个大的平台在同时往前走。
| 数字化的前沿:三个大平台在同时往前走
(1)移动互联网/云
我们目前的主流数字化平台是移动和云的时代,它的前端一开始是手指触摸交互,今天手机的感知能力也越来越强,有了定位,定位很重要,物流、打车等都是定位带来的机会。接下来是摄像头和视频,以及激光雷达等。
大家一定要关注视频,这里面有很大的机会,我们历史上一直在等这样的机会。因为今天所有的人机交互,核心逻辑都是用语言、文字和图像描述一个思想空间,通过点击和上下滑动与这个思想空间交互。这个逻辑代表什么?它代表人和需要交互的对象在做间接交互,不是直接交互。
但是,短视频,快手、抖音等基本开启了直接交互的大门。你到一个直播间,可以和主播说,“老板,你这个包很好看,能不能让我看看里面,或者能不能给我打8折”。这样的交互,它意味着人开始和物理世界、自然社会做直接交互,这开启了一个新的大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软件驱动的直接交互,演化出新的内容,通讯,社交,电商,企业服务等等。
后台,在云的时代,大家要关注云原生。云原生不光是软件的体系变成以微服务、网关、Mesh这一系列组织企业和C端这些看得见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它会带动未来硬件的更新和软件体系的重构。
视频原生会发生,毫无疑问,视频承载的信息远超文字和图像。未来的人机交互,企业管理都会以视频流为主。今天的互联网主要是为文字图像,非实时交互而设计的,对音视频低延时交互是根本不行的,必须在互联网上用视频做直接的交互,直播课、录播课等各种各样的互动,这会带来新的基础平台,新一代的Paas、新一代的Iaas,机会非常多。上海有一家创业公司叫做声网,非常出色,它代表了很多类似的机会。
(2)AI/边缘及5G
我们今天,人工智能时代也开始了。今天的AI以深度学习为主,核心本质是一种新的计算基石,本质是用重叠向量表达信息,通过简单的优化过程来高效快速地抽取特征,用这些特征可以快速高效地解决我们关心的任务,比如视觉识别任务、语言交互任务等等。
这个新的计算方法它之所以能成为大量经济价值的重要源泉,是因为它可以把物理世界的信号直接投射到这个向量空间,所有的传感器、传控器,所有物理模态都可以,从人机交互的角度看,一切交互模态的大门通通打开。过去交互都是鼠标键盘,现在是对话交互、视觉交互,未来还有触觉交互等,自然交互都可以开启。
同时在后端,创新的机会非常大。芯片和底层软件都要逐步重建,今天的 X86、ARM等都走不到未来,因为它们只能在维度很低、控制流可以稳定预测的情况下能有效工作。中国需要重建自己的生态,虽然面临着卡脖子的问题,但从时机来看还是幸运的,因为本来芯片和底层软件都要重做。
今天有些语言用得很有意思,叫做异构计算,对我来讲,这个异构计算才是未来真正的主流计算,过去的X86、ARM才应该算计算历史的异构设计,因为未来主流是智能化的计算体系,从架构上讲,以人作为一个智能体系,主要是处理高维度信息、用高并行的大量数据作为计算主流。
智能云/边缘,人类的发展永远是路径依赖的,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在今天云和移动端的基础上往前走的,因此自然会生成智能云和边缘,特别是5G的边缘计算。
这里还有新的后台的机会,特别是新的数据和计算平台。这里简单提一提,在人工智能时代,新的核心产能之一是数据。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即使把世界上所有的工程师都给你,让你做语音交互的应用,但是你没有2万小时标注数据,你做不出来。
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产能,但是数据的复制成本是零。如果金子可以不断变成新的金子,那金子就不是金子了,所以如何用隐私计算等新的计算平台,让数据变成产能,有很多的机会,当然,像OpenAI做的,通过大模型、大算力、新的平台如GPT1、2、3、4、5……,这样一直往下走,未来的模型只要通过微调(fine tune),经过 few shot learning,很快就可以做出来,所以这是新的Iaas/Pass的机会。
同时讲一下数字化的广度和深度,本质上人工智能时代开启的是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混为一体,未来数字化的生态会有新一代的、定义性的体验出现。
过去的历史,每一个时代都是定义性的体验产生的数字化生态,PC时代是Windows的发明,在移动时代是2007年的iPhone,下文会讲为什么这是定义性的体验,因为它启动了新的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定义性的体验还没有到,但是很快要到了。比方说一辆软件可更新、可延伸、可以自动驾驶的车子;一个完整的、软件定义并可延伸的医院、工厂、学校等;每一个这样的定义性的体验,都可以启动一个大的商业生态。人工智能时代机会非常多,包括新的生命科学、药物开发体系等等。
这里提到了自动驾驶的车子,上图中黄色标注是电动车的生态,最近大家都关注到了,越来越多公司都进场了。从探索未来大规模商业发展潜能的角度来讲,他们都应该进场,这是理性的。
我们和中国造车企业交流很多,今年5月的时候,奇绩做了第一次对接创业公司和造车企业的产品对接。我们聊了不少领军人物,他们为什么造电动车?就是为了拿一张进场的票。进什么场?自动驾驶带来的新一代信息工业的制高点。
未来的汽车是软件可定义的电子电气设备(它将由好几亿行代码驱动),它将是信息工业的制高点,信息工业的发展永远有一个母生态,今天的母生态是手机生态,以苹果、华为、谷歌、Qualcomm 等为代表,其他很多产品都是基于这个产品衍生出来的。
下一个母生态将是汽车,同时,电动车又代表了新的能源产业的制高点,是人类能源体系从化石能源进入新能源的转折。
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这样一个商业化机会,同时占住信息工业和能源工业的制高点,因此你今天有能力就应该去拿一张门票,给自己留一个机会。未来还有更多的企业会宣布进场。
(3) 新前沿
新一代数字化前台能力包括AR、VR、脑机接口等,AR、VR可以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融合在一起,带来新的体验,类似《头号玩家》等。
新的后台也起来了,量子虽然离商业化还有距离,但是技术一直发展很快,还需要时间。
量子一旦出来,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早期很可能是量子化学、量子材料等,当然量子计算会带来颠覆性的效果。
| 新能源、新生命科学、新材料科学、新航天等领域的新前沿
今天,其他技术领域的前沿都在高速发展,这里简单提一下:
(1)新能源
首先是能源,毫无疑问,整个社会必须找到一个可持续再生的形式。碳捕捉技术、新的电池和存储技术、氢能、生物能源等,最终我们的解决方案可能是可控核聚变,因为地球上所有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最终都是太阳核聚变形成的;当然这个很难,但是核聚变如果可控的话,效益是最高的。
(2)新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基于过去几年在感知能力上的跃升,我们有了基因组,特别是基因测试的成本一直在往下降;其他感知系统如低温电镜等等;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和大算力,使得药物设计、药物研发、精准治疗都是朝数据驱动和计算方向发展,也就是科学的第四范式,这里带来非常多的机会。
(3)新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稍微滞后一点,但是也朝这个方向走。中国的大量机会更是产业驱动,比如芯片、生物、能源等等;特别是芯片工业,需要找到更多好的路径;计算驱动的研发形式也会往前发展。
(4)新航天
最后讲一下商业航天,因为要满足人的需求,永远需要空间。关于如何去看商业航天,我们不妨回看过去,像中国郑和下西洋一样,或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去找新大陆,如果郑和找到新大陆,可能今天的历史就不一样了。类比到今天,现在是去月球、火星等太空,去找到适合人类商业化发展的空间,未来将会很不一样。商业航天早期的应用更是针对地球上的遥感和通讯,比如starlink等等。
遥感体系或者整个地球的环境数据,包括整个地球的气候、风力,二氧化碳排放等,中国创业公司也很多,美国创业公司也非常多,这个发展方向已经非常快速了。
五、需求的结构、体系和趋势
前面我们讲到,任何技术的发展永远和人的需求挂钩,但我们观察到的一个误区是,不少人为了技术而技术,而不是使用技术去满足人的需求。
这里我们分析一下需求,需求也有它的结构和体系,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它未来的趋势。
| C端的需求:用户永远不满足
个人的需求方面,有一个简单的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底层需要温饱,需要安全,更上层需要得到认可等等。从创新的角度讲,我非常推荐大家一个概念,贝佐斯三年前写给投资者的一封信,他个人的认知是,用户永远不满足。人的需求是永远不满足的,因为总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去满足得更好。
基于此,我们可以用一个体系来分析,有哪些人的需求,对应会带来哪些技术驱动来创新的机会。比方说,简单从人群、时长、365天、阶段来看,人群可以分为老年人、小孩、职业人士、学生等。基于此,我们可以画一张表,看看每类人每天24小时怎么分配。
从奇绩创坛的角度,我们认为,通讯有非常大的突破空间,特别是基于视频的实时异步通讯,谁先把这个做出来,就可以获得非常大的商业价值。
娱乐,我们认为是会长期增长的刚需,人永远需要打发时间,特别是有意义地打发时间。
教育和医疗,在中国是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两个行业,它们非常特殊,人类有很多职业可以选择,这两个职业很特殊,他们都是把人变得更好。如果让我选一个的话会是教育,只要教育好了,其他一切都会很好。一个国家长期的兴旺发达,永远要在教育上发力。这是特别重要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到这一点。
在C端,从创业的角度,我这里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想法,就是如何考虑长期深层的需求,好的创业者往往在需求上想得很深,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第一,今天大家用的现代手机,它起源是2007年苹果的iPhone,那个时候,我在雅虎,乔布斯经常到雅虎来。2007年,第一个iPhone出来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差的电话,基本打不通。第一个iPhone是和AT&T绑定的,AT&T补贴300块,成本600块,上面固定了6款应用,雅虎2个应用,谷歌2个应用,苹果自己做了2个应用,没有什么生态。
我是第一批买了iPhone的人,当时,拿到iPhone的人都会很激动,这是一个定义性的体验,新的时代到了,这个手机不一样。为什么?2007年的iPhone,它满足人的什么需求?打不通电话,只有6款应用,为什么大家那么激动?核心我认为它是满足了人类随时随地要获得信息的需求,因为人是一个信息动物。
第一个iPhone很厚很重,像一块砖,但是充一次电,至少可以用一天,放在口袋里,24小时随时随地可以获得信息,电脑则不行,因为只有坐在桌子旁边才行。iPhone开启了定义性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24小时获得信息。总结来说,iPhone底层满足的是人随时随地获得信息的需求。
我再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卖了7年卖不出去,找不到应用。历史上曾经试过执行死刑,也行不通。请问,电满足的是人的什么需求,我认为电满足的是人要随时随地转化能源的需求。
为什么爱迪生能够改变历史,做出了不起的发明?因为电满足的是人要随时随地转化能源的需求,照明只不过是一种应用。那个时候大家不愿意买爱迪生的电,理由是油灯也很好用,蜡烛也很好用,照明的需求基本被满足了。但是有了电之后,我们可以有电熨斗、电风扇、微波炉,衣服皱了,转化能源,把它烫平。以前烫衣服怎么烫?用煤炉烧开水去烫。随时获得能源进行转换,这是最为底层的需求,好的创业者要抓住这种历史性机会,要对人类的底层需求有深度思考和把握。
我再问一个问题,Elon Musk成立特斯拉,他满足了人的什么需求?他解决了人的什么痛点?特斯拉是满足人的交通需求吗?这早就被满足了,我们有这么多油车。为什么这一家公司这么特殊,值得我们关注,他满足了什么需求?我认为他满足了人类希望子孙都能够活下去的需求。
没有新的能源,我们其实都知道,高概率我们子孙的子孙可能就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了。这是一个深层的需求,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种类,我们不光想自己要活得好,也希望下一代活得好,他们的下一代也要活得好,这样的刚需是需要被满足的。
好的创业者,尤其是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创业者,他是要开启这种根本性的创新,需要对需求考虑得很深,把大量人的需求满足得更好。
| B端的需求: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基于时间的考虑,B端我不多展开讲了,B端也有它的结构,它永远需要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永远需要管理生产、销售、客户、员工、供应链、资金等,企业的信息化,第四产业里面,有大B和小B,大B的需求和小B的需求非常不一样,历史上还没有看到一家公司既能服务好大B,又能够服务好小B。
这里简单讲一下,农业为什么以前没有数字化?因为农业没法有效地被数字化,即使给你手机,你也无法获取信息,手机作为感知,它没有办法知道水稻是怎么长的,小麦是怎么长的,它必须使用传感器。在农业领域,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一起做,人工智能之前农业没有办法数字化,所以这个机会是一起来的,是叠加的。
同时我们需要更多企业数字化的基础,特别是开源技术。
今天的信息工业为什么这么蓬勃发展,主要是过去四五十年沉淀的软件,我们每一个创业项目,每一个新的应用,程序员写的代码不多,因为大部分代码已经有了,都是模组化,所以开源开放非常重要。
第四产业,前面讲的数字化转型,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起往上拉,都有机会从 1+1>2 变成 1+1>4 。
我们需要黑客文化:
动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一、技术驱动创新时代的职业选择趋向
| 今天和未来,创造财富最多的职业是什么?
上面这张图是我在英文网站找到的,翻成中文之后改了一下。这张图挺有意思,核心讲的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不同时代的产能不一样,有一种人类职业,他的财富创造得最多,讲得直白一点,就是钱赚得更多。
很早的时候是打猎、种地,后来是武士,因为在欧洲中世纪抢来抢去,去提供保护的人赚到很多钱。上个世纪末,在华尔街做投资者,买公司卖公司赚很多钱。
21世纪今天这个时代,毫无疑问,创业是创造财富最大的职业。
当时看到这张图,我就在想:下一个创造财富最多的职业是什么?
对我来讲,毫无疑问是科研(科学研究),特别是用新的范式做科学研究,也就是基于第四范式,这和商业化部署有关,即大量的数据和大量的算力,不断地探索前沿,新的科研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它将开启一个新的人类职业,也将是创造财富最多的职业。
| 年轻一代该如何思考阶段性的职业规划
对于职业生涯的大致阶段,我给大家提供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20多岁的时候,要优化的是走得快。因为二十岁机会成本很低,应该把要试的东西都试一下,把该踩的坑都踩遍,这样很快能打磨重要的能力。
30多岁的时候,你要优化的是走得远,因为做一件大事情,是既要走得快,又要走得远。三十多岁时,你需要打造一个支持体系;有一个好的家庭,能够理解你的配偶,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可以陪你走得很远。
40多岁的时候,你要优化的是平台:要么自己造一个平台,要么找到一个平台让你可以淋漓尽致地通通发挥出来,敞开地去创造价值。
50岁以后,你可以开始考虑第二职业是什么。今天的科学发展能让人类的寿命会越来越长,生命质量也会越来越好,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会有第二职业,第二职业主要是适合你且可以持续做的。比如我最后考虑了半天,选择做奇绩创坛,身体精力可能可以做十五年,说不定幸运一点,还可以做二十年。
这是一个简单的阶段性职业生涯规划。
| 如果你现在是一名学生
在校期间,不管你是什么专业,更重要的是学习思考的方法。我在雅虎,雇了3000多名工程师,在微软,我的团队有14000多名工程师,据我的观察,你在学校里面学的东西,大概率在工作当中基本用不到。更为重要的是在学校中锻炼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国外一些高校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黑客文化,即动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不要老是盯着牛角尖钻理论,而是去解决问题,去做,到实验室里面,做化学和生物实验也好、写计算机代码也好,一定要去做。
有机会做实习生的话,加入创业公司也值得每个人考虑。之前,我推荐实习主要去大公司,现在我推荐大家去创业公司做实习生。创业公司给你更多的机会,工资也不会太低。
大学里面,很重要的是建立人脉,美国很多好的创业团队都是大学同学,比如微软的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以及Google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等。在大学里面找到长期志同道合的人,可以一起前进。
同时,我个人经验是,25岁之前,80%的人不知道自己未来做什么,没有想清楚,这是OK的。如果是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找一个能学习且收入不错的机会,最理想的情况是,在阿里巴巴5岁的时候,或者腾讯5岁的时候加入他们,这样的话,股权很多,公司上市以后基本可以财富自由,等到你想清楚了出去自己创业,自己带团队都可以。当然,也有20%的人想得很清楚,以后就要做科学家或者职业经理人等,那赶快去做,想清楚了就不要等,没有想清楚就去找既能学习又能赚钱的机会。
| 职业方向的选择
目前几个大的主流职业方向是工作、科研、创业。
工作方面就是大厂和机关事业单位,好处是收入比较稳定,也有学习成长空间。相对来讲,它让你的驱动和压力减轻了,年轻的时候,更多可以考虑驱动力、压力环境大一点的,让你往前跑得多一点。前面讲到,二十岁左右应该多去试,因为你的机会成本低。
科研方面,我个人认为今天考虑科研,特别是要用新的方法。OpenAI 大家都知道是YC孵化出来的,是 Elon·Musk 和 Sam·Altman 发起的,是一种新的科研机构,它也融资,但它不是有限责任公司,也不是一个有限合伙企业,这是一个特殊的机构。我认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科研形式的发展趋势,它需要融资,可以发文章,可以商业化,它也是直接去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
在创业方面,大学生创业千万不要担心没有经验,没有产业经验。从我们在YC的经验看,创业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大家起跑线都一样,甚至年轻会有年轻的优势,没有经验其实就是一种优势。穷,没有房子,也是一种优势。
因为创业创新往往是用一种新的方法做事情,往往大厂反而没有优势,人多也没有优势,大家需要讨论,需要就“应该如何做”达成一致;但是世界变了,需要用另外一种方法做,这种情况下,年轻的小团队肯定有优势。在大学里面考虑创业,一定要考虑到你们有技术背景,在起跑线上,你们有很多的优势。经验在全新的创业赛道里面价值有限,有时反而是一个包袱,因为需要新的做法。
| 创业方向的选择
在创业方向选择上,我们一般会建议用这个方法去选择,有三个核心维度:观察、思考、验证。
举例来说,假如你想在航天火箭推进这个领域创业,你需要不断地观察、阅读、思考、读文章、交流,和这个行业的人交流,交流一段时间,你就会形成一个命题:未来商业航天推进器应该这样做。
有了这个命题,必须马上验证,快速验证,最好的验证就是找人聊。我们对创业者最大的建议就是不断地找客户聊,找用户聊,快速地迭代验证,在整个过程当中,你最需要优化的是你独到的见解。
任何一个创业项目,投资者最关注的就是你有某个观点,而别人没有。在你所选择的创业赛道里,真正可以做好的永远是对未来判断得更靠前,比同赛道的人多看几步,并有独到的见解。
最后,不管你是创业,还是去大厂、机关、做科研等,就是抓好机会。但是机会就像公交车,错过了一班没有关系,永远会有下一班,关键是车来了准备好,能够上得去,用一句英文谚语就是,chance favors prepared mind。
另外,我个人的一个总结是,人脉很重要,美国有一句俗话:“你得到机会并不是你能力很厉害,而是你认识很厉害的人”,“you get your job not because of what you know, but because of who you know”. 这确实是社会上的现实,在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过程当中,投入时间建立好的人脉非常重要。
二、把握好创业公司的发展路径
接下来,我给大家简单讲一下创业,创业也有它的结构,发展体系和趋势。
| 早期创业公司核心的结构
在早期,一个创业公司的结构如上图,它的内核是创始人或者创始人团队。创始人团队里面最为核心的,也是我们最关注的优秀创始人的特质,有以下几点:
第一,判断未来的能力。优秀的创始人,他判断未来,永远能够比同赛道的人多看几步。这个非常重要,没有这个能力几乎不行。
第二,很强的思考和沟通能力。创业的早期,核心能力是思考和沟通,融资、雇人、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等背后都是沟通,创始人能够想得清楚,讲得明白,非常重要。
第三,行动导向,解决问题。这个特别重要,创业早期,每一个礼拜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这个礼拜找场地,下一个礼拜找员工,再之后一个礼拜可能还要搞一个证书。在YC,优秀的创业者每个礼拜都在解决不同的问题。如果一个创业者三个礼拜还在做同一个问题,这样是不行的。
第四,持久的内在驱动力。大部分的情况下,为了财富和名气去创业,我们认为是OK的,但是这不够。真正做得好,走得远,要有一个内在的梦想,一种心力,一种愿力,让你长期走得很远。
所以一个好的创业团队,有了这个内核,可以不断地换人进来,通过组织方法不断地打造能力。
| 早期创业公司的发展体系:打造核心能力
创业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价值,价值是什么?本质上是今天和未来能够持续满足客户和用户需求的能力。它的发展体系是由这个本质决定的,是通过打造6大核心能力,来去实现价值:
第一,技术研发能力。坦率地讲,今天大部分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不一定需要这个能力,今天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不需要开发新的技术,现有的技术可以拿来用。
第二,产品开发的能力。没有产品开发能力,你没有办法满足未来的需求。
第三,产品满足需求能力。即使你把产品做出来了也不够,你必须用这个产品去满足需求,为此,线上的产品必须做运维,做 A/B test,去调整这个产品,硬件的产品必须管理好供应链和渠道等,否则这个产品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四,获取商业价值能力。产品有了满足需求的能力还不够,你没有办法持续,要持续必须能收到钱才行,创业公司必须活下去,因此需要有变现的能力。
第五,触达用户/客户能力。创业公司需要有更多的渠道,通过市场推广、运营能力,去触达越来越多的客户。
第六,获取资本能力(融资能力)。早期创业需要不断地融钱,才可以把整个模式跑通。融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包括从种子、天使、PreA、A、B、C等,最后到二级市场上市等。
| 创业公司的未来价值空间
我们再来讲一下融资。当你找投资者融资,公司的估值从五千万涨一倍,为什么?你的估值和你做的这一件事情有关,但不管是做什么,我们都可以用“碗里的-锅里的-田里的”这个模型来计算。
碗里的:即以你今天的产品,假定五年、十年之后你有10%的市场份额,你产品单价是多少,有多少人可以用,价值的简单计算公式就是P×Q(Price×Quantity),这是你碗里的价值,你必须要算。
锅里的:以后可以衍生的新产品,比如你是做手机的,可以做眼镜,可以做AR、VR等。或者同一个产品,手机可以在中国卖,也可以拓展至印度或巴基斯坦卖,这是所谓的锅里的,这个也是可以计算。
田里的:即同一家公司,用你的核心能力去跨界所能产生的商业价值。最好的例子是苹果,苹果这个公司的核心能力是最好的技术和艺术的组合,现在苹果造车子,假如苹果某一天造房子,你一点都不奇怪,苹果造的房子一定是最漂亮的,毫无疑问,它的核心就是技术和科学的结晶,这个公司会不断地跨界。这就是田里的价值。
当你去融资时,你就要知道你的“碗里是什么,锅里是什么,田里是什么”。
创业过程中,估值之所以会上去,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能力提升了,譬如有了新的技术能力或产品能力等,另一方面,能力提升本质上意味着风险降低了。
创业有四大风险:
第一,市场风险。大部分的创业都是市场风险,很多创业项目是伪需求,这个需求不存在,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情况是,即使你找对需求了,但是渠道产品卖不下去,比如大部分 To B 企业都是死在Sales上面,卖的成本比你赚的钱多,这是市场风险的两种情况。
第二,技术风险。有一些创业技术不到位,太早了。
第三,执行风险。在过程当中没有做好,踩了大坑,爬不出来。
第四,资本风险。有一些项目以上风险都解决了,但是非常需要烧钱,要大量的资本。举一个例子,量子计算,量子计算在美国创业公司很少,它需要的资金实在太大了。今天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办法充分满足这种融资需求,那就确实有一个资金的风险。所以创业者要想清楚,到底风险在哪里,如何不断地打造能力,不断地降低风险。
三、把握好早期创业的五大核心要素
对早期创业者来讲,有五个核心要点,大家一定要把握好,特别是在早期。
第一,确定到底做什么。
想清楚到底做什么非常重要,这是需要不断思考、不断迭代的过程。想得很明白非常重要,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阿里巴巴,它做什么生意?用技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但是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想明白,经过不断思考,后来找到了。迪士尼做什么生意呢?把欢乐带进每一个家庭,这个生意多好,想清楚不是动画、不是电影,而是把欢乐(包括游乐园、玩具、衣服等)带进每一个家庭。这里核心就是找到我到底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第二,明确公司所做能创造的价值。
创业公司为什么有价值,价值就是现在和未来有足够的满足需求的能力,在市场上要估值就是前面讲的P×Q,分别计算锅里、碗里、田里的。
好的创业者,一定要有路径规划,包括如何在五年之内成为独角兽等。在美国融资,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投资者一定会问,年收入1亿美元,你怎么实现?
第三,把握好风口。
创业成功第一要素是进场的时机,要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这比什么都重要。
此外,找势能,我个人的经验,市场是推不动的,市场只能顺势而为。好的创业者一定要看到势头进去。比如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看苹果,哪一天苹果决定进场,就是最好的信号。因为苹果永远不是第一个做的,它不是第一个做手机,不是第一个做手表,不是第一个做平板电脑。今天,电动车的市场为什么这么火,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苹果进场了。
第四,建立壁垒。
在YC和奇绩体系里,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好的生意,它必须有壁垒,没有壁垒,它将不会是一个好生意。
有的时候,可能你有运气,第一个做,但是大家都冲进来,你怎么办?你需要思考:如何能形成壁垒?壁垒包括了网络效应、生态效应、规模效应、特殊资源、专利等等。好的创业者一定会想得非常清楚,如何让别人没有办法复制我。
第五,建立能胜任的团队组织。
为什么我们是可以把这些事情做成的团队?很多情况下,投资人常常会说,你讲得都对,这个生意很好,但是我可以找另外一个团队,为什么投你的团队呢?
你要讲清楚为什么自己可以把这一件事情做好,这里关键是认知速度的提高和胸怀的打开。我看到很多团队,认知提高很快,胸怀打不开,胸怀窄的话,厉害的人不会进来。胸怀宽广的人,可以引入比自己强的人进来,不断提高团队迭代的能力,激发团队的能力。
四、早期最重要的两件事:加速产品市场匹配,更久地活下去
早期创业成功的概率很低,你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是否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也就是说,即使做不成也值得,对得起自己,自己为自己骄傲,父母为你骄傲,家里为你骄傲,总而言之,你在做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为什么创业概率很低?因为创业非常难,一路上要解决太多的问题。如何支持好更多、更好的创业者,需要整个中国各个机构愿意一起打造好的生态,在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时间段,帮助创业者。
简要介绍一下奇绩创坛。
我们叫奇绩创坛,而不是奇绩资本,本质上我们想打造一个创业者社区,因为我们认为,要在各个维度帮助创业者,最好的方式是一个社区。
奇绩的起步是YC中国,我在YC做了一年多,为什么做YC,也是我个人的缘分,YC的创始人 Paul Graham 是我在雅虎的同事,2005年,他开始做YC的时候,我也一起在哈佛大学帮忙,因此YC核心是怎么做的,我是经过长期观察而高度认同。但是由于国际关系原因,他们决定YC中国不做了。我很感激我的团队,那个时候我们总共6个人,我们决定自己干,决定自己融资,我们坚信中国这个创新生态太值得做了,YC这个模式一定可以帮助带动一个好创业者社区和生态。
简单讲一下奇绩的模式,我们沿用YC的模式做创业者社区,我们具体做的就是创业营,一旦被我们录取,我们就投资,绑定利益,把我们的钱给你,你们把一部分的股份给我们。在创业营里面,我们和创业者一起解决他们的核心问题。
我们有路演日,用路演日的方法,帮助创业者融资。今天中国生态和美国差不多,资本属于强势方。我们的路演日就把它倒过来,因为每一个投资者其实也担心,担心失去下一个阿里,下一个字节,下一个腾讯。
我们的路演日一年两次,1000个投资者,三十几个公司上台,三分钟去讲他的投资项目,让这个环节倒过来,让一千多个投资者追三十几个项目,而不是创业者追他们,尽可能帮助创始人更好地融到钱。
我们在创业营主要做两件事情,因为早期创业最重要的事情只有这两件:第一,加速产品市场匹配;第二,帮助创业公司更好地活下去。
| 如何加速产品市场匹配
为什么产品市场匹配这么重要,核心就是它的历史原因、历史趋势造成的。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优秀的人选择创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想法,越来越好的技术,越来越快的产品开发,但是,要准备切入市场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这就会形成一个瓶颈口,这个瓶颈口会越来越难,不进则退。大家可以具体看下面这张图。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能更好Get到这一点。做游戏和做内容是竞争关系吗?肯定是,他花时间玩游戏,就不看内容了。人一天只有24小时,因此这个坎儿会越来越过不去。但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想进来,怎么办?你唯一可以做的能提高成功概率的是小步快跑。
任何时候,你有好的想法,不要等把产品做出来,而是直接就去找人聊,得到反馈,把你做的创业这件事情拆成一小步,不断地去验证,不断地降低你的机会成本。
设置产品市场匹配目标
具体怎么做?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和大家讲一下。首先,每一个创业者一定要设立明确的产品市场匹配目标(Product Market Fit),这个目标怎么设?给大家解读一下这张图。
这张图核心是说任何技术驱动的产品,它的生命周期永远是这样,跟人的心理和社会分布有关。比如年轻人永远很开放,年纪越大会越倾于保守;富的人永远价格不敏感,愿意什么都买,不富裕的人永远价格敏感等。
这里最左边蓝色的人群,代表早期尝鲜者,再烂的产品他们也会用,下一波人更重要,这一波人叫做“有远见的人”,这些人往往是公司的高管,他们对未来有憧憬,永远在找新的产品帮助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些人价格不敏感,且愿意去冒险,这类人就有价值。
再下一波,是对技术有好感,愿意采纳新技术的人,但他们扛指标,是务实派,当他决定是否使用新产品,核心考虑是竞争对手或同行用不用,如果他们用,我也用,他们不用,我也不用。这就是鸿沟,大部分的创业公司都死在这里,如上图红色部分,我们叫它死亡谷。在这里,用户不是一个一个过来,而是一起过来。
什么是真正的产品市场匹配?
真正的产品市场匹配,是快要接近跨过鸿沟了。有一个定义,来自美国一个投资人,他叫 Marc Andreessen,是PC互联网的一个主要发明者,他说真正的产品市场匹配,应该具备3点:
第一,我找到一个能盈利的额市场,要验证能赚到很多钱。一般都是有收入,有的时候你实在找不到收入,可以找到收入意向书,内容上约定我做到哪些条件,你答应用什么样的价格买我的产品,这是退而求其次。核心是一定有收入。
第二,我在满足用户和客户的需求,要验证我们在满足这个需求,这个需求以前没有人满足过,或者我满足得更好。比如说每天节省两个小时,或者更便宜,价格降低50%,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有具体的信息说明自己对某个需求满足得很好。
第三,收入在高速增长或者将要高速增长。这一点最为重要,我们的经验是,一个创业项目早期看不见增长,要么产品没有做对,要么产品做对了,市场没有切对,要么这是伪需求。如果没有增长,对不起,重新考虑。
一个创业项目,早期就是挖一口井,第一滴水,第二滴水等等都是来自同一个水源,后面的水滚滚而来,这就是增长,同一种需求被你满足了,找到水源了。我们在YC经常讲,差的创业者挖了一个大坑,里面三滴水,三笔订单,都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这样没有用,没有增长。
创业者要设计的目标一定是包含这三个目标:赚到钱、满足需求、有增长。
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就是快速迭代,我们强烈建议每一个团队以两周为迭代周期。一周太快,一个月太长,三周不是一个自然周期,两周是最正常的,大部分团队都是两周,必须协同,行动导向,解决问题,核心是降低试错成本。
创业的过程中不踩坑,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提高概率的办法就是小步快跑,把大坑变成小坑,即使踩了也可以很快爬出来。
在我们的创业营里面就是跟大家一起,每周一起解决问题。
| 如何更久地活下去
最后讲一下如何活下去。大部分公司都是这样,早期不可能用收入养活自己,技术驱动企业都是这样的。你必须靠其他的资本,要融资,必须把这六件事情讲清楚,到底做什么,为什么有价值,为什么今天是进场最好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才可以形成壁垒?为什么我们是最能够把这些事情做好的团队?我们是如何做增长的?
在我们的创业营路演日,每一个团队上去用三分钟把这些讲完。但是讲真话,这三分钟很不容易。这三分钟背后是不断地梳理,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迭代。
最后,简单提一下,我们创业营报名的流程,奇绩创业营每年春秋两季,官网填写报名表申请。我们的体系是,不看BP(商业计划书),只希望你填一个问卷,回答问题,这个问卷里面有60秒钟的视频介绍你自己。
我们希望做到把创新创业的门槛降低,因为大部分投资机构是阶梯性的,你把PPT递进去,它里面一层层,最后走到什么程度你不知道。
对于我们来讲,只要你填了申请表,100%我们的合伙人都会看到你的申请表,我们关注的是每个项目的亮点,我们寻找有潜质,其他人不敢投的创业者,把机会给每个人。
我们的申请没有任何范围的限制,任何阶段、融资轮次、行业、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申请。我们这一期创业营就有国外来的,是欧洲的创业团队,他们做的人工智能可以在水泥生产过程当中把质量提高,而中国是最大的水泥市场,适合在中国落地。他们是不会讲中文的创业团队,但业务非常棒。总而言之,奇绩是基于中国,面向全球的投资和加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