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8日,美国银行业迎来第5起破产案,心脏地带三州银行因资不抵债宣告破产,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这家小型银行仅拥有四家分支机构,总资产约为1.39亿美元,规模相对较小。回顾2023年初至今,美国共有5家银行倒闭,其余四家为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和银门银行。这些倒闭的银行均为美国区域银行,其中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签名银行在全美银行排名中分别位居第16、14和29位,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美元。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第一共和银行,该银行5月被监管机构查封时资产达2290亿美元,成为继雷曼兄弟之后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接连倒闭暴露出美国银行流动性存在问题,包括储户挤兑和资产端亏损,除此之外美联储激进加息、银行风险监管的不足以及银行自身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也一一暴露。这对其他国家银行是一种警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目前,银行业面临一系列与实体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不利于我国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其中,银行的服务体系和组织架构未能适应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尽管中小银行的数量增加,但区域性金融机构过度追求跨区域发展,导致金融资源分配不平衡。另外,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偏向服务公司大客户和个人高端客户(这些是比较稳妥的业务模式),而对新兴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存在明显短板,从而使得这些企业有可能错失了发展的机会。而国外大银行的各项业务是明显具有差异化的,这值得借鉴。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信贷管理审批模式不匹配也是不小的问题。传统审批需要实物抵押,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型企业、小微企业的认定和估值难以准确衡量。同时,政府对这些企业在信用担保方面的支持力度也存在欠缺。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受到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上升,进一步影响了扩大信贷投放能力。近年来,虽然这些情况有所改善,但仍限制了商业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型企业、小微企业等企业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主体越多,市场活力越旺盛,银行需要优化服务体系和架构,创新信贷审批模式,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要加强资本补充和风险管理,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为实体经济提供持续稳定的金融支持。有些城商行正用想象力透过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原因和过程,创新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