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通栏.png

关闭
搜索
|

副本_篮球赛事宣传简约风公众号首图__2025-01-30+23_05_37.png

贵阳经开区:多元培训促技能人才提量提质
来源: 中华品牌网 ·  编辑: 李小孟 ·  2021-07-22

近年来,贵阳经开区立足“加快推进千亿级开发区和贵阳南部现代产业新城建设”的发展目标,推动技能强区战略,通过政校企三方联动,采取强化校企联动、举办技能比赛、创建培训基地、建立评选机制等举措,达到定向“引培”、以赛“代培”、以修“带培”、以评“促培”的效果,助推技能人才队伍提量更提质。

强化校企联动,定向“引培”。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职业院校与企业沟通桥梁,倡导与校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引培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引进贵州铁路技师学院、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新华职业技术学校3所职业院校到区内办学,职业学校按照“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的办学思路,与用工企业签订“委托式”、“订单式”定向班,打造“预备劳动力”+“订单培训”+“企业用工需求”的定向引培模式,形成培训、就业、输出“一体化”体系。如,贵航高级技工学校为经开区航天电器等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并输送200余名毕业生。

举办技能比赛,以赛“代培”。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导向作用,定期举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等形式,“以赛促训、以赛促育”,提升企业在岗职工的岗位技能。如,红林机械厂每年通过技能比武发现优秀技能人才着重培养,如,周作云、万光庭均是通过技能比武脱颖而出,成长为技师和高级技师。061系统企业航天风华的赵雷通过大赛直接晋级技师。经开区每两年举行技能比武,并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在贵阳市“甲秀工匠”比赛中,经开区选派9名选手,7名参赛选手获奖,有2名选手通过大赛直接取得更高一级的技能等级证书。同时,为庆祝建党100周年,面向区内技能人才征集到36件技能作品,经资格审核、作品初选、网络投票和现场讲解环节,评选出的15件优秀技能作品在区党群服务中心集中展示。技能大师陈斌率及其团队成员马勇、马明星展示了“鸡蛋上面钻孔”“手机上垫纸钻孔”“针锋相对”等绝活,拍摄成视频抖音广泛宣传,获近万人围观、点赞。

创建培训基地,以修“带培”。将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首席技师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带徒传技、技能攻关的重要阵地和平台载体,促进培训基地设备资源共享,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高技能人才作用。目前创建高技能人才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2020年基地培养技能人才3283人,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高技能人才539人。推行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实训和院校培训“双基地”、企业和院校“双导师”的联合培养模式,组织航天电器、奇瑞万达等3家企业开展培训286人。同时,搭建高效切削加工、刀具设计与制造、刀具使用的技术水平提供等研修平台,组织24名技师和高级技师开展5天集中技师研修,着力提升技能人才的知识和技能。

建立评选机制,以评“促培”。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转换通道,实行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贯通机制,统筹设置技能津贴、师带徒津贴等,体现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构建初级型、主管型、骨干型、专家型、领军型五个层次结构的技能人才晋升模式,给予带徒师傅津贴。同时,实施“十百千”技能人才的培育工程,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建立职业道德的技能人才评选体系,参考技能人才实际的技术水平、技能工作贡献度等实际情况,从不同维度开展星级评审认定。截至目前,录入497名星级技能人才中,一星级技能人才440 人,二星级技能人才51人,三星级技能人才6人,认定为三星级人才被授予“经开工匠”的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50410120259.png

品牌推广

微信图片_20250425231647.jpg

品牌推广

科创节.jpg

品牌推广

ab6b4cd3961517dcbd39161275e91a07.png

品牌展播查询

品牌展播查询.png

微信小商店

微信小商店

微信视频号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