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么复杂的技术难题,基本就没有他拿不下的活儿。”维修二十余年,包装车间“郭义波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郭义波每天与数十种机器设备打交道,工作中,他不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观念,始终以思考、尝试为乐,带领团队积极开展设备改造和技术创新。点子多、办法巧,让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新“点子王”。
解决现场难题 开启创新之路
2005年6月,郭义波从制曲车间调入包装车间,负责机器设备的检修工作。
面对自动化程度更高、联动性更强的包装车间生产线,郭义波心里十分清楚,“制曲设备笨重,但维修难度相对较小,包装设备更精细,自动化程度更高,对维修工的要求也更高”。于是,一到包装车间,他便吃住在车间,快速摸清设备特性,并自学机器自动化课程,攻读机电、电器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和自动化设备较上了劲。
郭义波检查疏瓶装置部件运行情况
“维修,就是边学边修,边修边学,做一辈子维修,就要学一辈子。”在一次次现场处理故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郭义波越来越发现,要想降低维修率,就不能局限于一时的修修补补,而是要想点子,从根源上破除故障症结。
2016年,在反复处理生产线输送系统卡箱、堵箱、倒箱故障的过程中,郭义波开始思考改进传统输箱方法,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研发“智能输箱系统”。组建攻关团队,调查分析、现场测量,查找症结原因,反复试验、修正……郭义波说干就干,在经过四个月的数百次试验,不断总结、分析和调整后,他和攻坚团队终于完成了“智能输箱系统”的研发。该系统成型并投用后,“卡、堵、倒”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在有了成功经验后,郭义波的创新劲头越来越足。一次检修中,他发现拴丝带生产线后端时常出现酒瓶拥堵现象,有时一天可达70多次,需要安排专人进行疏瓶,费时费力。“我们研究了5个月,试了很多种方法,就想能不能用智能代替人工。”郭义波一遍遍在草稿纸上画着设计图,利用软件模拟疏瓶和堵瓶的动作,有时他甚至用手腕去亲身体验。在无数次试验操作、修改设计后,第一代“智能疏瓶装置”终于成型,并达到了预期目标。
“自从安装了‘智能疏瓶装置’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堵瓶’现象,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劳动力。”在包装车间7号生产线现场,十一班副班长宋桃叶由衷感慨。如今,经过数次换代的“智能疏瓶装置”已在包装车间生产线上推广使用。该项创新项目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及“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现场难题的解决,一次次反复的试验和修正中,郭义波开启了自己的维修创新之路。他说,维修工不仅仅是机器故障的治疗师,也是创新发明的参与者,只要大胆尝试,勇于革新,每个维修工都是发明家。
郭义波(左一)和创新工作室成员查找堵瓶原因
传承工匠精神 带出一支智慧团队
从一名普通维修工,成长为车间创新发明“专家”,20余年维修经验的磨砺,让郭义波对创新有了更多的理解:精湛技艺,贵在传承。他认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打造一支懂技术会创新的智慧团队也是应有之义。
2019年3月,以郭义波为领衔人的“能工巧匠创新工作室”创建成立,后更名为“郭义波工匠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的成立,也正是郭义波的技术传承和团队打造之路的开始。
郭义波(左)和徒弟苟鱼海(右)检修设备
郭义波的第一个徒弟是天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的苟鱼海。在师傅指点下,日前,苟鱼海参与设计的“半自动化撕标系统”正进入试验阶段,与传统的人工撕标费时又费力相比,该系统能在10分钟内完成人工40分钟的工作量,这让苟鱼海非常有成就感。他说,“创新工作室就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孵化器,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申报项目,自主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
“在线装箱比对系统”“瓶盖翻转系统”“500ML贵州茅台酒开瓶工具”……随着一批批创新项目在包装车间开花结果,投入生产,“郭义波工匠创新工作室”的队伍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先后获评了“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遵义市工匠创新工作室”“茅台集团2021年度优秀创新工作室”等荣誉。郭义波说,这些都是集众智、聚合力的成果。
“郭义波工匠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展示
如今,在包装车间各条生产线上,随处都可以见到创新工作室成员活跃的身影,他们如同一滴水,汇聚成河,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发展的助推器,用创新和实干凝聚起推进茅台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来源:茅台集团融媒体中心
图/文:朱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