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双碳”目标,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即碳排放达到峰值,此后开始下降;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相抵消。所以储能对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在我国目前的发电方式中,传统的煤电仍占主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呈增长趋势。然而单纯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受光照、风力变化等自然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稳定性较差,短时间内发电量过大、超过电网负载时,会造成“弃光、弃风”的资源浪费。这时,储能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就凸显出来。储能的本质是“削峰填谷”,在发电高峰储存能量,在发电低谷释放能量,从而有效降低“弃光、弃风”概率,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目前,储能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滑用电需求、调频调压、保持电网稳定、改善用电质量、提高自发自用率、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介质和技术的不同,电储能可以分为机械储能(抽水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电化学储能(储能蓄电池)。截至2021年底,我国储能市场的结构比例中,抽水储能占到86.3%,包括锂电池、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在内的新型储能占12.5%。去年三月,《“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新型储能的发展目标:2025年从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30年实现全面市场化。新型储能方式中,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占比超过94%。和抽水储能相比,电化学储能具有部署灵活、建设周期短、维护成本低、应用场景广等优势,且产业链已相当成熟,再加上上游成本逐年降低,发展潜力巨大,被普遍看好为未来主流的储能手段。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产业链规模突破2000亿。如果说2021年,我国储能产业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储能市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发展阶段;那么2022年,在政策加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红利下,储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作为“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储能受到的政策倾斜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我国国家和地方层面共出台了600多项储能相关政策,涵盖储能规划、市场机制、技术研发、安全规范等领域。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印发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了储能技术领域的五大类重点任务,公布了储能技术路线图;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明确了新型储能可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从储能电站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并网验收、应急消防处置等方面提出了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CNESA(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6.9GW/15.3GWh,功率规模首次突破6GW,能量规模首次突破15GWh,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率均超过180%;累计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0GW,超过2021年同期的2倍,达到12.7GW。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预测,理想场景下,2026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79.5GW,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69.2%。海外市场方面,受欧洲能源危机的影响,欧洲家庭用储能设备需求井喷式增长,我国户储企业订单应接不暇,普遍已排至2023年4月,平均出货量同比增长120%,“扩产、走出去”成为行业关键词。目前,中国供应了全球90%的应急储能产品,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便携式储能生产国和出口国。展望未来,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2年上半年,国轩高科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05%。国轩高科已实现全生命周期阳极锂离子补偿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工业化应用,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提高到12000次循环,成为业内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的锂电池典范。液冷技术是储能技术创新的焦点之一。去年五月,阳光电源面向大型地面、工商业电站应用场景推出业界首款“三电(电力电子、电化学与电网支撑技术)融合”的全系列液冷储能解决方案PowerTitan、PowerStack。今年三月,宁德时代携液冷CTP(无阻膜电池技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日本东京的国际智慧能源周。储能产业前景光明,市场竞争别开生面。头部企业依托专业沉淀打通从电池到储能集成系统的全产业链;央企、国企纷纷展开与储能技术企业的深度战略合作;小米、美的、格力、南孚科技、中核钛白等企业凭借资源、技术或原领域优势跨界进击储能赛道。值得强调的是,2017-2022年间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储能安全事故超70起,安全作为储能行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必须比任何时候都更引起重视。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