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日,一款名为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正式上线,凭借操作简便、回复清晰、知识全面等优点,上线5天便“聊”出了超100万用户。时间截至今年一月末,ChatGPT的月活用户已突破1亿,距离推出仅2个月时间就让这款由OpenAI研发的产品成为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在资本市场,ChatGPT同样可谓如日中天,美股、A股交相辉映。前有Buzzfeed两个交易日涨超三倍,后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沾边”即涨,妖股横行。ChatGPT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以及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高质量的应答无疑极大地激发了用户的想象空间。受到最直接冲击的当属传统搜索引擎厂商,相比从搜索文本中推断含义,从而提供一长串可能相关性较低的链接(伴随着广告),如ChatGPT这般更高级的语言模型可以生成一段完整的叙述直接回答搜索者的问题,辅之以图片、视频、统计数据和链接等,更加直接高效。在微软紧急给OpenAI额外追加100亿美元投资,并积极在自家搜索引擎Bing中引入ChatGPT功能模块后,谷歌、百度等搜索巨头亦在一边投资研发ChatGPT的竞争对手,一边筹备推出类似的搜索引擎“新物种”。顺便带火的就是范围更大的AIGC行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ChatGPT可以理解为集成了AIGC在文本领域的工具,其他有代表性的还有去年爆火的AI绘画、虚拟数字人等。平心而论,目前此类AIGC工具依然处于早期摸索阶段,就底层技术而言,ChatGPT并没有取得革命性的创新,更趋近于将近年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排列组合,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与意义却是深远的,因为它让无数人看到了AI应用在普通用户群中爆火带来的变现可能。如果重返一年之前,AI产业还是霜寒遍野,持续投入巨资却难以创收的研发成本令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AI医疗先驱IBM沃森健康业务大规模裁员,特斯拉、Waymo的全自动驾驶进展缓慢,计算机视觉和语音处理的头部企业们也迟迟未觅得能带来巨大商业回报的道路。ChatGPT之所以能够火爆出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OpenAI将AI技术集成并提炼为一项人人都能体验的服务,而整合了ChatGPT的进阶版搜索引擎或成下一个新的流量入口,也必将带来商业模式的转变。可以说,无论AI绘画或是ChatGPT,都在依靠过硬的技术与创新的应用服务结合,为AI产业注入一抹全新的商业化曙光。随着生成式AI走向商用,潘多拉的AI魔盒已经打开,一切都充满未知数。但可预见到的是,对于绝大多数商业公司而言,AIGC风口下的大模型并不适用,明星团队和海量资金构成了天然的门槛。即便是基础大模型如ChatGPT具备了一定商业价值,也很快会面对极为惨烈的竞争格局。因为技术门槛并没有那么大,本质上是堆算力的问题。对于普通公司,如果要用大模型的技术,那么就要解决大模型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断开拓AIGC领域的应用场景,选择在自己的行业做重,探索用AI解决行业问题,即本次评选强调的应用创新。例如Lensa本身是做了很久滤镜AI的工作,有行业和技术积累,从而成为了他们能爆火的基础。创新需要行业合适,且在AI基础能力上达到这个行业通用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做好算法和业务的结合,突破才有可能发生。与此同时,无论是画师、程序员还是新闻工作者,都开始因这一技术的风靡而心生警惕。潜在的生产力跃迁,伴随而来的也有一些令人难安的隐藏风险。一方面,生成式AI存在剽窃文章、代码、图像、视频等人类作品版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一旦被心怀不轨的人利用,就会变成一个给全世界造成混乱和危险的“按钮”,因为它的使用方式大大降低了制造虚假信息、作弊、伪造图像乃至视频等的门槛。无论如何,这场牵扯甚广、影响深远的科技军备竞赛已然开始打响。科技巨头你追我赶,竞争的核心并非只有技术,还有服务,最终目标始终是更好地服务用户、留住用户。真理越辩越明。在这条目前来看依然难以捉摸的道路上,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