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信息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我国早在2017年就已经提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基础设施、新型应用模式、全新工业生态,逐渐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2022年的第一季度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了万亿大关,工业互联网的行业应用不断深化,已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45个国民经济大类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5G+工业互联网”正在向生产控制环节加速延伸,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总数达到了2400个。全国各地也在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2022年12月湖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在长沙举行,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家以上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022年11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2022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已生态初具,在“向下扎根”的过程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网络体系、平台体系、标识体系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掀起浪潮。首先是网络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2022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网络国家标准GB/T42021-2022《工业互联网总体网络架构》,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次是平台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中枢工具,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已经逐渐从粗放型的较为混乱发展转变到标准化发展。2022年10月我国出台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施指南第1部分:总则》两项国家标准,这也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发布的首批国家标准。还有工业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的标识体系,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主动标识载体整体部署量已达1041万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日趋完善。2022年11月第二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应用指南》发布,涵盖仪器仪表、服装、环保、物流、建材、化肥、煤炭七大行业,为垂直行业产业链相关参与方落地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关键支撑。可以预见未来主动标识载体的应用比例将逐步增加,成为助推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纵观2022全年来看,工业互联网企业外网建设初具成效,企业内网改造仍存在一定阻力,5G全连接工厂建设提上日程,“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整体处于培育阶段。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体系是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保障,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工业已取代金融服务业成为遭受攻击最多的行业,对单个工业企业的攻击勒索金额也持续走高。可见,“工业+互联网”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安全危机,特别是对于我国正处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发展关键期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亟须建立标准化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同样不可忽视还有计算机语言的核心算法,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发展的第一步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了大致形态,接下来如何真正把它用起来,让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有拥有自己的国产自主可控的核心算法,让整个产业链融合互通,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跨越发展,工业互联网行业才会真正走向卓越。工业互联网在实际落地应用中的难点和痛点,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和投入问题,更是解决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的问题,工业化的整个过程要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是整个工业互联网行业企业需要更深入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无人工厂的24小时不间断生产、工业机器人包揽重活累活、透明化生产线可以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员工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幕点击鼠标,便可指挥千里之外的工厂生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呈现如此场景,这是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的缩影。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底子薄、应用难、创新少、缺人才这些困难正在被一一克服,中国工业互联网正在走深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