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人类文明史上的几次重大变革,时间间隔的缩短与技术的持续创新,让人类的发展进入渐变式与突变式相互更替的模式,与之相伴随的,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数字经济阶段,不同的阶段对应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形态也各有特色。农业时代,交通与水利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工业时代则在农业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了能源基础设施;进入数字时代,以大数据、算力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引发产业变革,催生新的经济形态。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为特征的智能世界正在蓬勃发展。
目前,数字化已经成为引领创新和驱动转型的先导力量。智慧城市承载国家数字化战略,而智慧园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连接了个体、家庭、社会、国家,是技术应用的创新地、经济社会的新动能,从而成为构建智能世界的重要落脚点。
作为城市的细胞
人类正在以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为坚定的步伐迈入智能世界。面向未来,每次的创新与进步都像是在一幅空白的画布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充满未被定性的无限可能。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通过互联网形成“物联网”。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下属概念“智慧城市”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作为未来社会的发展缩影和示范载体,“智慧园区”也开始被更多地提及,并落地实践。
根据《智慧产业园区标准体系研究报告(2022)》,智慧园区指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5G等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集成园区制造资源与第三方服务能力,实现圈层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发展、环境实时感知、事件全程可视、生产自动适应、设备全时利用、社群价值关联,推动产业链延伸,提升园区智能化管理和社会化集成能力。但是,“千园一面”的同时也有“千园千面”,前者聚焦整体概念,后者则着眼具体需求,如化工园区更注重安全生产与绿色生产,而科技园区则更倾向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技术与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智慧园区持续演进。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慧园区市场规模为1394亿元,同比增长8.9%,随着园区智慧化与系统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到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超2200亿元。但从整体而言,智慧园区的建设还处于布局调整阶段,正在从智慧化1.0向2.0过渡,即从单场景智能化体验向基于数字平台的多场景的联动管理和服务迈进。
作为“双碳”的注脚
作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在竞相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加速“数字蝶变”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考虑到民族的永续发展与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在此背景下,作为碳排放来源之一,园区自然成为实践“双碳”战略的主要战场。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提升园区绿色发展治理能力,降低能耗及碳排放,部分高新区率先实行碳中和。到2025年,局部建设零碳园区被正式提上日程,绿色零碳已成为园区发展的强制约束。
智慧零碳园区是在数字化赋能的园区基础上,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整合的新型智慧园区。今年年初,打造一批“智慧园区”“低碳园区”“零碳园区”样本已出现在超13个省市自治区的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展重点项目中。安全、智慧、绿色是园区未来的发展总趋势。
碳市场交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途径之一。据介绍,新华三的零碳智慧园区方案的核心应用之一——零碳智慧操作系统基于能源数据、碳数据驱动,为园区碳资产管理平台提供了数字化底座,通过能源消耗、碳排放、生产、减排等数据的汇总分析,赋能碳排放核算、碳资产盘点等,打通碳资产管理和交易中心,在助力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履行节能减排的企业责任。
低碳愿景迫在眉睫,但目前多数园区还没有建成完善的数字化管理体系,遑论低碳/零碳的智慧园区建设。1月,全国信标委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智慧园区专题组组织编写的《零碳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发布,为智慧园区从概念到建设实践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结语
1979年,深圳设立我国第一个产业园——蛇口工业区,自此,园区随着市场经济与世界潮流的涌动,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单一功能走向综合化服务。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数字中国与智慧城市加速发展,智慧园区的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值得期待。
(文/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