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指的是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服务。与云计算作对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特性,如果说云计算是集中化、规模化的,那么边缘计算就是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边缘计算可以使数据存储、计算、管理等功能进一步向外延伸,拓展了云计算的边界,同时,由于它更加靠近数据的源头,就可以更加及时地进行数据处理,响应设备的工作需求,降低时延;在边缘计算可以处理的能力范围内,数据可以直接在源头一端直接处理,保障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假设把云计算的分布看作点状,那么边缘计算就是更加密集的网状结构。通过实时反应,边缘计算可以促进实现物与物之间更加高效地交互与控制需求,从而打通万物互联的“最后一公里”。结合边缘计算在数据传输、处理效率上的特性,它在工业制造、智能驾驶、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对时延的要求高、注重体验感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例如在制造业中,边缘计算可以通过对工厂物联网设备数据的实时处理,及时检测和预警异常情况,同时使不同的生产设备之间能相互协作,使生产线变得更加灵活。在深度感知周边信息、进行智慧决策、精准控制执行的智慧制造过程中,边缘层在体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又如与边缘计算息息相关的自动驾驶,要能达到投入现实应用和保障安全的产业标准,就需要在感知、定位、导航、驾驶策略等方面达到极高的精确度和实时性,只有在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上取得进一步的突破,自动驾驶系统才能感知周围复杂的交通环境,从而做出正确反应。随着智能化设备的发展与其领域的不断延伸拓展,计算需求必然会继续膨胀,追求万物智能化,实现“无处不在的算力”是未来的长期趋势。总体来说,边缘计算产业逐步实现落地,进入了稳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其服务提供商逐渐多元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边缘计算并不是孤立的,要能实现落地应用,本身就需要传感、通信、软件等多领域企业的竞合,其行业参与者既包括云计算企业、电信运营商,也包括工业制造企业、智能终端供应商等。这些企业依靠自身原有的优势拓展业务范围,进一步发展物联网。在市场规模上,IDC的跟踪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整体市场规模达到 33.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23.9%,预计2020~2025年中国边缘计算服务器整体市场规模年复增长率将达到22.2%,高于全球的20.2%。而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延伸和丰富,逐渐在医疗、能源等行业中落地。从消费市场角度而言,一方面,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互联网产品体验,网络延迟对科技公司的影响越发凸显,而有效提高本地数据处理能力的边缘计算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边缘计算在营销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通过数据的实时处理和交互,企业可以及时分析消费者的数据与行为,从而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精准营销。例如在视频、网络直播逐渐成为主流传播方式之一的当下,边缘计算可以在更加靠近用户的网络边缘,提供标准的计算能力和IT服务,在本地就近部署可以降低业务响应时延,有效提升业务容量,从而实现高清、流畅的直播、观看体验。在对物理世界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改造过程中,如果说当前完成的还是局部,那么边缘计算的目标则是地毯式的改变。从近几年的热门概念就可以看出,不管是短视频的迅猛发展,还是“元宇宙”“新基建”的提出,计算需求只会不断增长,计算会下沉到更接近数据源的位置,对于边缘计算来说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不过边缘计算的发展并不站在云计算的对立面,或者替代其作用,云计算的集中处理仍然是实现全局分析、智能调度、更好挖掘数据价值的有效方式。一般来说,边缘计算处理的仍然是相对简单的信息,而云计算则处理的是更复杂的信息,两者因时、因需互相调整和配合才能实现最佳配置。如今,消费者对场景化体验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技术也不断在进行进阶迭代,互联互通正逐步推进,企业只有主动转变、适应形势,才能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