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5 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第五站)江口站暨 2025 年梵净山“铁人三项”挑战赛在铜仁市江口县举行。作为贵州省体育局重点打造的省级体育IP“贵州红”系列赛事的第五站,也是该系列赛首次落地江口,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4000余名参赛选手汇聚梵净山下,共赴这场红色文化与运动交织的盛宴。
清晨的北门河广场人声鼎沸,有的打卡拍照,有的欢声笑语,有的伸展筋骨,60余岁的王华也是本次比赛的参赛者之一,他告诉记者:“生命在于运动,我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类比赛,但每天饭后我都会走几公里,相信完成5公里的跑步没有问题。” 据了解,本次赛事设男女子精英组(51.5公里)、男女子大众组(25.75公里)、接力组(25.75公里)、红色欢乐跑(5公里)、多彩风景体验跑(3公里)5个竞赛项目7个组别,包含游泳、自行车、跑步三项运动,比赛时长5个小时,十分考验选手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欢乐跑与体验跑的“零门槛参与”也让6岁孩童与60岁长者同场竞技的场景屡见不鲜。
景观赛道“一步一景”,红色与生态撞出火花。赛道是本次赛事的 “灵魂亮点”,它不仅是竞技的路线,更是串联江口美景与历史的“游览线”。选手出发后,从北门河广场启程,游泳段穿梭清澈水域,自行车段驰骋于山水之间,跑步段途经梵净山山麓、亚木沟景区周边,在森林覆盖率达 77% 的“中国天然氧吧”中呼吸清新空气,每一步都是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同时,选手奔跑途经江口相关红色遗迹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在挑战体能的同时,沉浸式传承长征精神。
江口县磨湾红色教育基地是1935年红军“反围剿”时期红十六师、红十八师的归建地,贺龙、萧克、王震、甘泗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居住。内部陈列大量珍贵历史文物、照片、地图与文献资料,现为江口县国防教育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并于1982年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展陈内容,也引来更多选手到此感悟初心、汲取力量。比赛现场的红色文化讲解,通过黔东独立师的悲壮故事,更是让每个参赛者了解到了共产党人的党性光芒,照亮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
开幕式上,江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周熙然致辞道:“贵州山河壮丽,江口风景独好。2025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江口站是第五站,也是该项品牌赛事首次落地江口,这不仅是一场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感受‘梵天净土’生态之美、体验‘桃源铜仁’人文之韵的难忘旅程,是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我们期待,各位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全部汗水、奋勇向前拼搏,用奔跑的足迹丈量这片土地的红色厚度与生态高度,以拼搏的汗水浇灌出文旅融合的绚丽之花。”
参赛选手出发一个多小时,终点便迎来了选手们冲线的身影。最终精英男子组第一名由邹康成夺得,蒋秀宇、舒懿分获二三名;精英女子组第一名由方晓燕夺得,谢娇、尹金伟分获二三名;大众男子组第一名由邹云超夺得,黄雨辰、宋佰志分获二三名;大众女子组第一名由刘丽夺得,陈芳琴、陈丽丽分获二三名;接力组头名由陈宇、杨明华、吴峰摘得。 “今天的天气很凉爽,减少了体能消耗,也让我保持了更长时间的最佳状态。比赛赛道也挺舒服的,让人一边观景一边比赛,现场氛围也很好,沿途有许多观众为我们加油,还有开赛前的红色故事,令人振奋也让人动容,可以说一次比赛得到了几份收获。”邹云超告诉记者。
来自湖南怀化的邹康成是第一次来江口县参加铁人三项,作为有着十多年“铁三”经验的老将,他说:“在美丽的山水间游泳、骑行和跑步,感受当地市民的热情鼓劲,比赛的每一环节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当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暖。这几年贵州旅游的火热吸引了我过来,体育和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我第一次感受红色文化与体旅交织的赛事,希望这样独特的赛事能举办得更多,铭记历史的同时也享受比赛享受生活。” 在比赛举办地江口县,有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国家 5A 级景区)、“贵州第一沟”亚木沟(国家 4A 级景区)、“中国土家第一村” 云舍(国家 4A 级景区)等优质景点。赛事期间,运动员凭身份证与参赛号码布,免票游览亚木沟景区,优惠游玩梵净山景区,赛后放慢脚步,登梵净山看云海翻腾,逛亚木沟赏溪流潺潺,感受“梵天净土”独特魅力。
近年来,江口县积极推进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生态体育效益持续释放。在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的推动下,江口将持续依托智慧马拉松赛道和江口至梵净山旅游公路,大力发展路跑运动,吸引更多跑步爱好者前来体验自然美景、品尝地道美食、感受民俗文化,实现体育、旅游与经济社会的多元融合共赢发展。
供稿:贵州省体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