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级新生挥洒汗水时,贵州工商职业学院的教师们也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军训"——他们利用学生军训的两周,全身心投入BOPPPS教学模式的磨课活动,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教育的初心与坚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群"教育特种兵"的世界!

一场静悄悄的教学研讨:把“难学的课”变成“爱学的课”
当校园里回荡着新生们 “一二一” 的口号时,大健康学院的教室里正藏着让专业课堂 “焕新” 的秘密 —— 教师们深耕国际公认的 BOPPPS 教学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是 “以学生为中心”,把传统 “老师讲、学生听” 的单向课堂,变成 “学生能参与、能吸收、有收获” 的互动式学习。通过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个环节,把抽象的医学知识变成 “看得见、摸得着、能互动” 的体验。
故事式导入:让健康认知 “有温度”
护理专业的孟甜老师为讲透彻“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备课时通过线上平台广泛搜集并筛选教学视频素材,最终决定用"河北农村励志青年庞众望"的真实故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可感。这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学生触摸到健康的本质——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更是有尊严地生活。

创意互动:让解剖知识 “能上手”
基础医学系的刘利老师用粘土捏出"椎骨"形态,让枯燥乏味的解剖学知识,变成有趣生动的实践体验。这种集中磨课的机会,让我们能静下心来设计每一堂课。比如这节‘捏粘土学椎骨’的课,我尝试好几款粘土、修改3次流程,还准备礼品,就想让解剖课有趣,新生好懂。”

精准目标:让每节课 “有收获”
大健康学院教师团队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反复推敲教学目标,确保每个目标都具体可测。“不能让学生上完课说‘我听懂了,但不知道要会什么’” 这是老师们的共识。他们把模糊的教学目标,改成具体可测的 “能力要求”:比如 “健康评估” 课,从 “掌握评估方法” 细化为 “能独立完成老人、儿童、孕妇 3 类人群的基础健康评估”。


教育者的温度与深度:磨的不只是课,更是学生的未来
这场持续两周的磨课,不是 “完成任务式的备课”,而是对 “教育本质” 的践行。正如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副校长兼大健康学院院长段亚平在磨课研讨时强调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我们要通过每一堂课,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的温度、职业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教师团队用实际行动证明: 教育没有假期,成长永不止步!教学是一门需要终身修炼的艺术。在这里,没有 “枯燥的理论”,只有 “能触摸的知识”;没有 “单向的灌输”,只有 “师生共成长的课堂”。
供稿: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加载中,请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