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湖之滨的陶都宜兴与西南赤水河畔的茅台之间,一条跨越千里的文化纽带已绵延三十载。江苏宜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翔)作为茅台核心陶瓷酒瓶供应商,自1995年首件茅台纪念酒瓶惊艳问世以来,便与茅台携手共进,逐渐构建起“非遗传承-绿色智造-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共同书写了一段“文化+责任”的共生佳话。
非遗薪火:双遗合璧的文化密码
1860年,高大昌陶器工场(宜翔公司前身)的窑火在宜兴点燃时,或许未曾想到百余年后,这里的彩陶技艺会与茅台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1995年,第一瓶用宜兴紫砂技艺、彩陶非遗纹片釉、雕刻技艺制作的“茅台获巴拿马金奖80周年纪念酒”横空出世,开创了中国酒业包装的新纪元,拉开了国家级非遗茅台酒酿制技艺与省级非遗宜兴彩陶制作技艺的合作之旅。
为推进茅台酒瓶生产的专业化,宜翔公司特别设立了专业特艺车间,培养了30余名非遗传承人,用非遗技艺打造一流的茅台酒瓶容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宜翔已成功构建起彩陶非遗传承的立体网络,且运用彩陶非遗技艺制作的茅台年份酒瓶,已成为酒文化与陶文化完美融合的象征。
那些承载着岁月醇香的彩陶酒瓶,既是千年技艺的当代再现,更是两大非遗“交相辉映,互利共赢”的生动写照。15年陈年茅台酒瓶,釉色呈现出丝绒质感和圆润如玉的光泽;30年、50年、80年陈年茅台,则分别以酱中略泛金红、半透淡黄釉为基色,将茅台与彩陶、中国龙等中国元素巧妙融合,再配以匠人手工精雕细琢的紫砂龙腾装饰,使酒瓶的纹片釉色显得雍容华贵。
宜翔董事长葛伯初表示,作为宜兴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在茅台“传承非遗基因,构建文化生态”战略引领下,以守护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彩陶制作技艺为己任,在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中,用行动诠释着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智造+绿色:传统工艺的现代跃迁与生态革新
智能化上釉线
创新不仅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生的关键所在。走进宜翔智能化生产车间,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AI酒瓶检测系统,正以高频率扫描酒瓶可能存在的瑕疵,智能化机械臂正沿着数字系统规划的路径精准运行……
“宜翔具备7条国际领先的智能化陶酒瓶生产线,包括1条能生产异型酒瓶的生产线,正整齐划一地将原来手工分段完成的工序,由智能化装备一体完成,生产精度误差≤0.2mm,将产品的检测合格率提升至99.8%。”宜翔工程师自信地说道。
“尽管智能化生产线确保万瓶同质,而茅台陈年酒瓶的龙腾装饰等关键工艺,仍运用传统的手工技艺制作,这种‘现代装备保精度,传统工艺守灵魂’的生产模式,既实现了规模生产,又确保了每件产品‘三分雕琢,七分天成’的艺术特质。”宜翔董事长葛伯初说。
从AI检测系统精准把控质量,到智能化产线革新生产模式,宜翔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歇,而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也通过科技创新助力了企业的绿色发展。
生产现场,一套先进的水循环处理系统正在高效运转,将生产废水净化后进行循环利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料智能分拣设备则精准分离各类固废,实现99%的固废变废为宝。
自2018年起,宜翔投入上亿元推进“智改数转”工程,引进智能化生产装备,将12条传统注浆线升级为智能生产线,较传统工艺能耗降低40%,环保釉料在1200度高温下实现零排放,固废回收率达99%;智能化温控窑炉余热回收技术降低能耗30%,年减碳超400吨,彻底改写了陶瓷行业“高能耗”标签。
凭借在科技和绿色方面的成绩,2024年宜翔获评“江苏省绿色工厂”、2025年5月取得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颁发的“企业ESG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未来,在公司“十五五”规划中,宜翔将建设更加智能化的样板车间,引入AGV机器人与数字化系统,并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以绿色供应链经验持续推动行业转型。
向善而行:责任共同体的价值升维
当茅台的“公益基因”与宜翔的“老字号”担当相遇,便形成了“1+N”的公益乘数效应。在茅台构建的社会责任生态中,宜翔作为供应链企业的代表,正以“工业反哺社会”的实践,重新定义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三十载携手同行,宜翔将茅台“大品牌大担当”的精神深植发展血脉,构建起“公益慈善、助教济困、生态保护、应急救灾”四位一体的社会责任体系,将“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企业价值观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教育帮扶领域,仁怀市两路口小学整齐摆放的捐赠学习用具,见证着宜翔对莘莘学子的关爱;在宜兴市慈善会专项基金中,300万元的认捐彰显企业对公益事业的热忱;灾难面前,宜翔从不缺席,在汶川地震、抗疫行动中踊跃捐款捐物;2023年南方洪灾,公司应急志愿救援队迅速集结,协助转移群众800余人次……
凭借持续的责任担当,宜翔累计公益投入1300余万元,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市级慈善爱心企业等多项荣誉。同时通过设立慈善专项基金、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宜翔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的转变,让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宜翔董事长葛伯初表示:“在与茅台的合作中,宜翔深刻体会到‘文化+责任’的共生之道,茅台的‘公益基因’激发了宜翔的社会责任感,而宜翔的‘老字号’担当则为茅台的文化内涵增添了厚重的底色”。
三十载窑火不熄,三十载匠心如一。从太湖之滨到赤水河畔,宜翔陶瓷与茅台的合作早已超越商业范畴,形成了文化共生、技术共振、责任共担的命运共同体。当非遗彩陶技艺为茅台酒瓶注入文化灵魂,当茅台的品牌影响力反哺陶瓷工艺创新,这种“双遗赋能”的模式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典范。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茅台与宜翔正以“非遗传承-绿色智造-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为纽带,以更开阔的视野重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未来,双方将持续深耕“文化+责任”的发展内核,以非遗为魂、智造为器、责任为翼,携手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答卷。
供稿:茅台融媒体中心
文/图:杨进





